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相关规定,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相关单位对涵西加气站扩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现将项目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一、 项目基本情况及概况:
项目名称: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涵西加气站扩建项目
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涵江区国欢西路码头村,现有涵西加气站内,属于扩建项目,拟在现有CNG加气功能上新增液化天然气(LNG)加注功能。新建1座60 m³LNG储罐,在现有6台CNG加气机位置上改建2台LNG加气机,移建液化气瓶库一座。
二、 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 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莆田市荔城区海丰中街998号
邮编:351100
联系人:陈丽群
联系电话:0594-2652138 传真:0594-2653138
Email:scb@fjkygroup.com
三、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
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太平南路2号日月大厦16楼E座
邮编:210000
联系人:张俭 联系电话: 025-84651234
四、 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
公众在有关信息公开后,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评机构提交意见。
本公告公示期限为2016年6月20日~2016年6月23日,欢迎公众积极参与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特此公告。
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6月20日
福建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报 告 表
(适用于第三产业型建设项目)
项 目 名 称 |
涵西加气站扩建项目 |
建设单位(盖章) |
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法 人 代 表 |
王子林 |
(盖章或签字) |
|
联 系 人 |
陈丽群 |
联 系 电 话 |
0594-2729806 |
邮 政 编 码 |
351111 |
环保部门填写 |
收到报告表日期 |
|
编 号 |
|
福 建 省 环 境 保 护 局 制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
涵西加气站扩建项目 | |||||
建设单位 |
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
建设地址 |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西路码头村 | |||||
建设依据 |
|
主管部门 |
| |||
建设性质 |
改扩建 |
行业代码 |
D4500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
建设规模 |
占地面积10600m2、CNG2万Nm3/d、LNG2万Nm3/d |
总规模 |
占地面积10600m2,建筑面积1047m2 | |||
总 投 资 |
500万元 |
环保投资 |
18万元 | |||
主 要 能 源 及 水 资 源 消 耗 | ||||||
名 称 |
现状年用量 |
年增用量 |
年总用量 | |||
水(t/a) |
1908.35 |
4377.57 |
6285.35 | |||
电(kWh/a) |
4.5×104 |
1.4×105 |
1.8×105 | |||
燃煤(t/a) |
|
|
| |||
燃油(t/a) |
|
|
| |||
燃气(万m3/a) |
|
|
| |||
其 它 |
|
|
|
二、项目由来
天然气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方便的能源。发展天然气工业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城市天然气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对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加快清洁能源推广步伐,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各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改善城区环境,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将投资在已建涵西加气站(CNG站)内扩增液化天然
(LNG)加气功能。项目建成后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原涵西加气站未委托环评单位对加气站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环境保护部第33号令) “V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82、加油、加气站”,涵西加气站扩建项目加气站工程项目应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江苏久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即组织进行现场勘查、相关资料收集及其他相关工作,最终完成了本报告表的编制,供建设单位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和作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的依据。
三、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简述
3.1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涵江区位于福建莆田市东部沿海,总面积752平方公里。海岸线绵延15公里,浅海宽,滩涂面积达1万多亩,324国道横、福厦高速公路贯区境,三江口港可通海轮。年降水量1300毫米,年均气温20℃。自南朝光大二年(568年)莆田置县时起,涵江即属之。唐贞观元年(627年),境内围海造田,筑涵(即水闸)排涝,故称其地为涵头(为涵江最早地名)。宋代,始有“涵江”之称。宋元时期,境内分属莆田县唐安乡望江里、延寿里,崇业乡孝义里,武化乡仁德里。明清两代,分属莆田县二区延寿里、望江里、仁德里和三区孝义里。民国时期,隶属莆田县二区。
地理位置: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涵西加气站”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国欢西路码头村。涵江区地处木兰溪入海口北岸,东濒莆田东南沿海兴化湾。涵江位于福建莆田中部沿海,福建省著名侨乡。其经纬度119°5′29.36″E 、25°28′38.81″N。
周围环境:站区东侧现状为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南侧现状为国欢西路、西侧现状为亿发塑料厂,北侧现状为雪津啤酒厂。
3.2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3.2.1地质地貌
项目所处闽中主要山脉戴云山脉延伸的囊山余脉,境内西北和东北为丘陵红壤地带。东面临海,有可供养殖的滩涂面积1万多亩。海岸线绵延15公里,闽中著名的海港三江口港控扼在木兰溪入海口处。中、南部均为平畴,为福建四大平原之一的兴化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里平田",河沟纵横,舟楫穿梭,望江被誉为涵江母亲河。
3.2.2气象气候
涵江城区所处纬度低,东南临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长冬短,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季风明显,霜期极短。年平均气温 21.8℃。最热月为 7 月份,月平均气温 28.9℃。最冷月 1 月份,月平均气温 12.7℃。年平均降水量为 1450.7mm。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1200mm。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943 小时,其中 7 月份最长,平均为 257 小时,8 月份其次,而 2 月份最短,平均为 111小时。
大气稳定度以D类为主,季风明显。风向随季节转换,冬季为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全年除静风外,以东风和北风居多,其频率分别为 18.6%和 11%,东北偏北风的频率达 6.3%。境内年平均风速为 2.4m/s 左右。一年中每月平均风速 10~12 月份较大,5~6 月较小。年平均霜期 17 天全年平均地温为 23~24℃,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4.4%
3.2.3水文
本项目所在区域内主要地表水系为木兰溪北洋河网(市区内河)。木兰溪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黄坑桥,自西向东横贯南北洋平原,蜿蜒于木兰、肖厝、下黄、新溪、阔口、古山、埭里、荔浦、陡门、张镇、西洙、东阳等村,至毗邻的涵江区三江口注入兴化湾。木兰溪流域面积1732km2 ,干流全长105km,在城厢区境内受木兰陂拦截,河水分别向两岸流域分流形成南北洋河网,径流量:丰水年 15.64 亿m3 、平水年9.79 亿m³、枯水年5.59亿 m³。木兰溪感潮段主河道从木兰陂至兴化湾口全长25.9km,河道蜿蜒曲折,多弯曲,河床平均比降为0.2‰。主槽断面为宽浅型,但主流集中,断面比较稳定。感潮段的纳潮量在341~2000×10 4 m³之间,潮流属正规半日潮型,呈往复流形式,流向与河床深槽走向一致,基本上是顺岸流,每昼夜有两次的高潮和低潮,年高潮出现在农历8月或 9月,月高潮有两次,出现在每月初三和十八。
3.2.4植被状况
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力的长期破坏,地带性季雨林等原生天然植被早已消失,使植被的地带性特征不甚明显,而植被的次生性十分突出。
3.3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涵江区位于福建省闽东南沿海中段得兴化湾畔,处在莆田市的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5°23′-25°27′、东经119°04′-119°10′。涵江区辖9镇、1乡、2个街道办事处和2个管委会(江口镇、三江口镇、白塘镇、国欢镇、梧塘镇、萩芦镇、白沙镇、新县镇、庄边镇、大洋乡、涵东街道办事处、涵西街道办事处和商城管委会、赤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现共199个村(社区)、24个居委会。辖区面积752km²,人口42.39万。
涵江区内交通便捷,国道324线横贯城区,福厦高速公路穿越全境并设有出口,福厦铁路和建设中的向莆铁路穿越涵江区,也设有客、货停靠站。海岸线绵延15公里,浅海宽,可供养殖的滩涂面积达1万多亩。区内百年老港——三江口港,是国家二类口岸和台轮停泊点,与台湾隔海相望,距秀屿港仅40多海里,是涵江区“十二五”期间发展临海经济的重要基地,特别是江口——三江口环兴化湾18公里岸线港口资源十分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 涵江人民锐意改革, 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以发展民营经济、商贸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道路,使涵江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根据《莆田市统计年鉴·2015》,涵江区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为7943155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产值为309123万元,工业总产值为7634031万元。2014年末总户数863133户,总人口数3412129人。
3.4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标准
3.4.1水环境
根据《福建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莆田市地面水环境和环境空气功能类别区划方案》,本项目所处区域内地表水体为北洋河网,环境功能区划为Ⅳ类区,执行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具体标准详见表3.4-1
表3.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摘录) 单位:mg/L
序号 |
项 目 |
Ⅱ类 |
Ⅲ类 |
Ⅳ类 |
Ⅴ类 | |
1 |
水温(℃) |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控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 ||||
2 |
pH值(无量纲) |
6~9 | ||||
3 |
高锰酸盐指数(CODMn)≤ |
4 |
6 |
10 |
15 | |
4 |
总磷(以P计)≤ |
0.1 |
0.2 |
0.3 |
0.4 | |
5 |
总氮(湖、库,以N计)≤ |
0.5 |
1.0 |
1.5 |
2.0 | |
6 |
氨氮(NH3-N)≤ |
0.5 |
1.0 |
1.5 |
2.0 | |
7 |
石油类≤ |
0.05 |
0.05 |
0.5 |
1.0 | |
8 |
类大肠菌群(个/L) |
2000 |
10000 |
20000 |
40000 |
3.4.2大气环境
根据莆政综[1999]79 号文《莆田市地面水环境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区划方案》,项目所在地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相关标准见表 3.3-2。
表3.4-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
污染因子 |
年均值 |
日均值 |
1小时均值 |
单位 |
标准来源 |
SO2 |
60 |
150 |
500 |
µg/m3 |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中二级标准 |
NO2 |
40 |
80 |
200 | ||
NOx |
50 |
100 |
250 | ||
TSP |
200 |
300 |
— | ||
PM10 |
70 |
150 |
— | ||
非甲烷总烃 |
— |
2.00(*) |
— |
mg/m3 |
|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244页内容:“由于我国目前没有‘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美国的同类标准已废除,故我国石化部门和若干地区通常采用以色列同类标准的短期平均值,为5mg/m3。但考虑到我国多数地区的实测值,‘非甲烷总烃’的环境浓度一般不超过1.0mg/m3,因此在制定本标准时选用2mg/m3作为计算依据”。 |
3.4.3声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为工业区,属区域声环境功能区为3类区,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区标准;项目南侧靠近国欢西路一侧的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4a类功能区标准。
表 3.4-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部分) 单位:dB (A )
类别 |
昼间 |
夜间 |
3类 |
65 |
55 |
4a类 |
70 |
55 |
3.5污染物排放标准
3.5.1废水排放标准
(1)施工期
本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全部租用周边民房居住,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依托现有污水消纳系统进行处理,不单独排放。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施工废水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道路洒水,不外排。
(2)运营期
运营期综合废水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总磷指标参照《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B等级标准)后,排入闽中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项目污水排放标准见表3.5-1。
表3.5-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摘录) 单位:mg/L
污染物 |
CODCr |
BOD5 |
SS |
动植物油 |
NH3-N |
pH(无量纲) |
总磷 |
三级标准 |
500mg/L |
300mg/L |
400mg/L |
100mg/L |
- |
6~9 |
3mg/l |
项目名称 |
单位 |
最高允许浓度 |
氨氮 |
mg/L |
45.0 |
总磷 |
mg/L |
8.0 |
3.5.2废气排放标准
(1)施工期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详见表3.5-3。
表3.5-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摘录)
污染物 |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
监控点 |
浓度(mg/m3) | ||
颗粒物 |
120 |
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
1.0 |
(2)运营期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标准。以上详见表3.6-4。
表3.5-4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
监控点 |
浓度(mg/m3) |
标准来源 | |
非甲烷总烃 |
周界外浓度 最高点 |
4.0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
3.5.3噪声排放标准
(1)施工期
施工期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表3.5-5。
表3.5-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单位:dB(A)
执行标准 |
昼间 |
夜间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
70 |
55 |
备注:①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②当场界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其室外不满足测量条件时,可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量,并将表3.5-5中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
(2)运营期
项目南侧国欢西路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4类标准限值,其余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限值。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详见表3.5-6。
表3.5-6 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排放限值单位:dB(A)
项目区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
昼间 |
夜间 |
3类区 |
65 |
55 |
4类区 |
70 |
55 |
3.6环境质量现状
3.6.1水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了解评价区域的地表水环境现状,本评价引用《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LCD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5-06-10-11日在梧梓河断面的监测数据,位于本项目西北侧(1783m),监测因子:PH、COD、BOD、总氮、氨氮、总磷、石油类统计结果见表3.6.1。
表3.6-1 水质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断面 |
项目 |
PH |
COD |
BOD |
总氮 |
氨氮 |
总磷 |
石油类 |
梧梓河 |
6.10 |
7.18 |
10 |
0.7 |
0.89 |
0.396 |
0.15 |
0.04 |
6.11 |
7.20 |
14 |
0.9 |
0.94 |
0.416 |
0.16 |
0.04 |
由上表3.6-1可知,梧梓河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标准。
3.6.2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为评价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引用《福建华佳彩有限公司LCD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5-06-10-16日在后东坡村、码头村的监测数据。(后东坡村位于项目西北侧,距离本项目最近距离为591m,码头村位于项目东南侧,位于本项目最近距离为690m),监测因子:SO2、NO2、PM10、PM2.5,委托福建省劲安节能监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2日-4日在前东坡村,码头村进行非甲烷总烃的监测,统计结果见表3.6-2。
表3.6-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m3
项目 |
测点名称 |
小时浓度 |
日均浓度 | ||||
范围 |
污染物单因子指数范围 |
超标率 |
范围 |
污染物单因子指数范围 |
超标率 | ||
SO2 |
后东坡村 |
0.019~0.049 |
0.038~0.098 |
0 |
0.032~0.036 |
0.213~0.240 |
0 |
码头村 |
0.016~0.048 |
0.032~0.096 |
0 |
0.030~0.034 |
0.200~0.226 |
0 | |
NO2 |
后东坡村 |
0.023~0.050 |
0.115~0.250 |
0 |
0.034~0.039 |
0.425~0.488 |
0 |
码头村 |
0.015~0.050 |
0.075~0.250 |
0 |
0.029~0.034 |
0.363~0.425 |
0 | |
PM2.5 |
后东坡村 |
/ |
/ |
/ |
0.041~0.050 |
0.547~0.667 |
0 |
码头村 |
/ |
/ |
/ |
0.033~0.043 |
0.467~0.573 |
0 | |
PM10 |
后东坡村 |
/ |
/ |
/ |
0.065~0.077 |
0.433~0.513 |
0 |
码头村 |
/ |
/ |
/ |
0.055~0.068 |
0.367~0.453 |
0 |
表3.6-3非甲烷总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mg/m3
检测点位 |
检测频次 检测项目 |
1 |
2 |
3 |
4 |
6月2日 | |||||
前东坡村 |
非甲烷总烃 |
0.13 |
0.12 |
0.15 |
0.15 |
码头村 |
非甲烷总烃 |
0.07 |
0.08 |
0.11 |
0.08 |
6月3日 | |||||
前东坡村 |
非甲烷总烃 |
0.13 |
0.16 |
0.15 |
0.16 |
码头村 |
非甲烷总烃 |
0.08 |
0.09 |
0.07 |
0.08 |
6月4日 | |||||
前东坡村 |
非甲烷总烃 |
0.14 |
0.13 |
0.15 |
0.14 |
码头村 |
非甲烷总烃 |
0.07 |
0.08 |
0.1 |
0.08 |
根据表3.6-2、3.6-3可知,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的限值要求,非甲烷总烃满足2mg/m3的标准限值要求。
3.6.3声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评价区域的环境噪声现状,本评价委托福建省劲安节能监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2日分昼、夜时段对该评价项目厂址现状噪声进行调查监测。监测结果见下表3.6-4。
表3.6-4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测点位置 |
监测时段 |
监测结果(Leq) |
厂界西侧 1 |
昼间 |
58.6 |
夜间 |
49.8 | |
厂界南侧 2 |
昼间 |
65.8 |
夜间 |
53.6 | |
厂界东侧 3 |
昼间 |
62.1 |
夜间 |
51.2 | |
厂界北侧 4 |
昼间 |
59.4 |
夜间 |
53.9 |
由以上监测结果可知,南侧国欢西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4类标准限值,其余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表1中3类标准限值。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3.7主要环境问题及保护目标
3.7.1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程环评时段包括施工期、运营期2个阶段。
(1)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
①施工机械运转产生的噪声、运输车辆的噪声及其他施工噪声造成的声环境污染。
②施工场地、土石方开挖工程、运输车辆沿途产生的扬尘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燃油机械设备和车辆产生的碳氧化物、氮氧化物造成的大气环境污染。
③施工废水及机械设备的废油排放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④施工期间废弃物可能造成土壤和水环境污染。
(2)营运期主要环境问题
①废气排放总体造成大气环境污染。
②生活污水、检修废水、场地冲洗废水等可能造成的水环境污染。
③动力设备运转噪声产生的声环境污染。
④生活垃圾产生的污染问题。
⑤项目运营期存在着安全风险问题。
3.7.2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踏勘可知项目敏感目标主要有莆田东坡小学、莆内新河27港,因此环境主要保护目标见下表3.7.1。
表3.7-1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
环境要素 |
环境保护对象 |
方位 |
距离 |
性质及规模 |
环境质量要求 |
大气环境 |
莆田东坡小学 |
北侧 |
824米 |
学校,500人 |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
水环境 |
莆内27新港 |
西南 |
2.2公里 |
/ |
GB3096-2008《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Ⅳ类标准 |
四、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4.1现有加气站工程分析
4.1.1现有加气站基本情况
①建设单位: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②建设地点: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西路码头村
③职工定员:14个
④食宿情况: 不提供食宿
⑤工作制度:人员——二班制、每班8小时,365天/年
⑥建设规模:占地面积10600m2 ,移建液化气瓶库一座。
⑦总规模:CNG:设计2万Nm3/d,现有3000Nm3/d
4.1.2主要设备
4.1-1设备一览表
名称 |
规格型号 |
数量 |
CNG加气机 |
4~22Nm3/min |
6台 |
压缩机 |
VFD-0.32/(30-200)-250 |
3台 |
缓冲罐 |
HH-30/10(W) |
1台 |
回收罐 |
DYCNG-800 |
1台 |
污水罐 |
C3.0/0.8 |
1台 |
脱水装置 |
PN100 DN65 3 |
1台 |
顺序控制盘 |
BS-11398916 |
1台 |
储气井组 |
12立方米 |
1套 |
4.1.3工艺流程
图4.1 CNG汽车加气站工艺流程
CNG汽车加气站是将低压(0~1.0MPa)、低温(-162℃~145℃)的通过管线输送的LNG转变成常温、高压(20~25MPa)天然气的汽车加气站。
该工艺是利用LNG低温高压泵将LNG增压到25.0MPa来完成低压变高压的过程。过程中LNG增压泵的控制及操作中增压泵的超压停、低压开泵、流体计量等都由控制台自动完成;经高压强制汽化器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加热LNG汽化,使其变成高压天然气(CNG),完成由低温变成常温的过程,然后经由顺序控制盘进行储气与售气。该过程不使用天然气压缩机,仅使用小功率高压低温泵,无需冷却水,这样大大降低了噪声污染,节约了大量的电能。
4.1.4现有加气站污染源分析
1)水污染源
项目改扩建前污水来源为生产污水和员工生活污水,职工人员14人,则职工生活用水255.5t/a,职工废水排放量为204.4t/a,外来人员200人/天,用水系数为15L /人·次,外来人员年用水量1095t/a,污水排放量为876t/a。生产废水年产生量307.49t/a(项目生产用水主要为检修及场地冲洗用水,在项目站场运行过程设备检修时会产生少量生产废水以及场地冲洗水,检修废水产生量极小,主要含有少量金属腐蚀物、非金属尘粒和石油;场地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和石油类)。项目综合废水还包括未预见用水(总用水量的10%)所排废水138.79m3/a。则项目总污水排放量为1526.68m3/a。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氨氮、SS,污染物浓度大致为COD:420mg/L、BOD5:177mg/L、SS:220mg/L、氨氮:40mg/L,总磷5mg/L,则污染物产生量COD 0.6408t/a、BOD5 0.2700t/a、SS 0.3357t/a、氨氮0.0610t/a 、总磷0.0076t/a;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量为COD 0.3845t/a、BOD5 0.1890t/a、SS 0.1678t/a、氨氮0.0592t/a 、总磷0.0076t/a。
项目产生的地坪冲洗水等生产废水应经过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经化粪池处理,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总磷指标参照《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B等级标准)后,排入闽中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2)废气
项目站内天然气在加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会产生极少的天然气逸散在空气中,按0.3m3/万m3计算,项目年加气量为109.5万m3,则项目设备运行过程中排入大气的天然气量为32.85m3/a,天然气密度为0.7174kg/m3,则项目设备运行过程中排放大气的天然气量为23.567kg/a。类别同类项目非甲烷总烃含量为3.27%,经计算,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0.771 kg/a。
站内设置的天然气放散管须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要求,排放的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
3)噪声
噪声主要有施工机械运转产生的噪声、运输车辆的噪声及其他施工噪声造成的噪声。加气站噪声源主要是设备运营噪声及加气车辆噪声。
站内通过绿化带的隔音、吸音措施将厂界噪音控制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标准3类(工业区)要求范围内。
4)固体废物
由于本项目工艺流程简单且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没有生产固废的产生。本项目除废水处理设施隔油池产生的浮油、油泥以及少量生活垃圾外,不产生其它固体废物。项目的生活垃圾主要为生活、办公垃圾等。
项目职工14人,无人住宿,年工作日为365天。根据我国生活污染物排放系数,不住厂职工生活垃圾排放系数取0.5kg/人·日,则项目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7kg/d,年产生量为2.555t。
冲洗废水、设备维修废水经隔油处理时会产生一定的浮油和油泥,产生量较少,约为7.2kg/a。
设备检修及运行过程产生的废机油、重烃油、废棉纱、废分子筛等危险废物收集后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按相关规定措施在站内暂存,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单位定期收集、处理,禁止直接排入环境中。生活垃圾送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处理。
4.2现有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及对策措施
现有生产废水未经隔油池处理,仅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石油类不能达标排放。现将加气站改扩建,生产废水应通过隔油池处理后经化粪池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总磷指标参照《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B等级标准)后,排入闽中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4.3改扩建项目工程分析
4.3.1基本情况
①项目名称:涵西加气站扩建项目
②建设单位: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③建设性质:改扩建
④总 投 资:500万元
⑤建设地点: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西路码头村
⑥职工定员: 原项目为14人,改扩建完成后为10人
⑦食宿情况:不提供食宿
⑧工作制度:人员——二班制、每班8小时,365天/年
⑨建设规模:占地面积10600m2,建设面积1047m2
⑩总规模:CNG:2万Nm3/d,LNG:2万Nm3/d
⑪项目建设内容:4台CNG加气机;LNG加气机2台(在现有CNG加气机位置上改建)、60m3储罐一座。
4.3.2主要设备
表4.3-1加气站设备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规格型号 |
改扩建前 |
改扩建后 |
增减量 |
1 |
CNG加气机 |
4~22Nm3/min |
6 |
4台 |
-2 |
2 |
压缩机 |
VFD-0.32/(30-200)-250 |
3 |
3台 |
+0 |
3 |
缓冲罐 |
HH-30/10(W) |
1台 |
1台 |
+0 |
4 |
回收罐 |
DYCNG-800 |
1台 |
1台 |
+0 |
5 |
污水罐 |
C3.0/0.8 |
1台 |
1台 |
+0 |
6 |
脱水装置 |
PN100 DN65 3 |
1台 |
1台 |
+0 |
7 |
顺序控制盘 |
BS-11398916 |
1台 |
1台 |
+0 |
8 |
储气井组 |
12立方米 |
1套 |
1套 |
+0 |
9 |
LNG双泵橇 |
/ |
0 |
1座 |
+1 |
10 |
60立方米LNG储罐 |
/ |
0 |
1座 |
+1 |
11 |
BOG加热橇 |
/ |
1台 |
1台 |
+0 |
12 |
空压机 |
/ |
0 |
1台 |
+1 |
13 |
LNG加气机 |
/ |
0 |
2台 |
+2 |
4.3.3工艺流程
图4.3-1 加气站(LNG)工艺流程及产污
图4.3-2 加气站(CNG)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①LNG汽车加气工艺流程
LNG汽车加气站的功能是利用LNG槽车从LNG气源厂或LNG接收站将LNG运送至LNG气化站;储罐内LNG由LNG低温泵抽出,通过加气机向汽车加气。卸车完毕后,储罐内的LNG通过储罐增压器后进入储罐,当储罐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停止气化。
储罐中的饱和液体LNG通过泵加压后由加气枪通过计量后给汽车。采用双管加气,车载储气瓶为上进液喷淋式,加进去的LNG直接吸收车载气瓶内气体的热量,使瓶内压力降低,减少放空气体,并提高了加气速度。汽车用钢瓶和低温泵产生的蒸发气体通过回流管进入到储罐内循环利用。
②CNG汽车加气站工艺流程
CNG汽车加气站是将低压(0~1.0MPa)、低温(-162℃~145℃)的LNG转变成常温、高压(20~25MPa)天然气的汽车加气站。其主要设备包括:LNG储罐(钢瓶)、LNG低温高压泵、高压汽化器、CNG储气库(瓶组)、顺序控制盘、售气机、自控系统等。
该工艺是利用LNG低温高压泵将LNG增压到25.0MPa来完成低压变高压的过程。过程中LNG增压泵的控制及操作中增压泵的超压停、低压开泵、流体计量等都由控制台自动完成;经高压强制汽化器吸收空气中的热能加热LNG汽化,使其变成高压天然气(CNG),完成由低温变成常温的过程,然后经由顺序控制盘进行储气与售气。该过程不使用天然气压缩机,仅使用小功率高压低温泵,无需冷却水,这样大大降低了噪声污染,节约了大量的电能。
4.3.4改扩建前后加气站基本情况对比
表4.3-3 改扩建前后加气站基本情况对比一览表
项目 |
原有工程 |
本次改扩建工程 |
改扩建完成后全厂工程 |
地址 |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西路码头村 |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西路码头村 |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西路码头村 |
占地面积 |
10600m2 |
10600m2 |
10600m2 |
建筑面积 |
753m2 |
1047m2 |
1047m2 |
生产规模 |
6台CNG加气机、CNG:3000Nm3/d。 |
LNG加气机2台(在现有CNG加气机位置上改建)、60m3储罐一座 |
4台CNG加气机;LNG加气机2台(在现有CNG加气机位置上改建)、60m3储罐一座 |
职工人数 |
14个 |
10个 |
10个 |
工作制度 |
人员——二班制、每班8小时,365天/年 |
人员——二班制、每班8小时,365天/年 |
人员——二班制、每班8小时,365天/年 |
4.4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项目在运营期的主要污染源如下:
(1)加气机充气过程产生噪声和天然气泄漏;
(2)加气车辆进入站内产生噪声及汽车尾气;
(3)站场生活系统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生活垃圾;
(4)运行过程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见表4.4-1。
表4.4-1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一览表
环境因素 |
来源 |
影响因素及方式 |
备注 |
大气 |
加气机充气过程 |
非甲烷总烃 |
排放量较小 |
加气车辆尾气 |
NOX、CO |
排放量较小 | |
水 |
生活污水 |
SS、动植物油、氨氮等 |
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市政管网 |
生产废水 |
SS、石油类等 |
隔油池-化粪池 | |
噪声 |
加气车辆噪声 |
噪声 |
|
加气机充气过程 |
噪声 |
| |
设备运行(泵、气化器) |
噪声 |
| |
固废 |
生活垃圾 |
一般生活垃圾 |
环卫部门处理 |
生产固废 |
浮油、油泥 |
危废委托处理 | |
风险 |
加气站 |
泄漏、火灾、爆炸 |
|
4.4.1废水
项目运营期用水包括绿化用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产生的废水包括职工生活污水、少量生产废水。其中绿化面积2800m2,用水系数2L/m2·d,则用水量为2044 m3/a。项目绿化用水蒸发不外排。
(1)生活污水
该项目共有工作人员10人,无人住宿,年生产天数约365d。根据《福建省行业用水定额》(GB35/T772-2007),不住厂职工生活用水量取50L/d·人,员工生活用水182.5t,外来人员250人/天,用水系数为15L /人·次,则外来人员用水1368.75t/a,则总生活用水量为1551.25t,生活污水排放系数取0.8,则污水产生量约为3.4m3/d(1241m3/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由市政管道排入闽中污水处理厂。项目生活污水水质污染源强及产排情况见表4.4-2。
(2)生产废水
项目生产用水主要为检修及场地冲洗用水。在项目站场运行过程设备检修时会产生少量生产废水以及场地冲洗水,检修废水产生量极小,主要含有少量金属腐蚀物、非金属尘粒和石油;场地冲洗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和石油类。类比同类项目,这部分废水量较少,年产生量约为307.49t。项目综合废水还包括未预见用水(总用水量的10%)所排废水318.37m3/a。
表4.4-2 项目综合污水水质污染源强及产排情况一览表
污水 来源 |
废水量 |
污染物名称 |
污染物生产量 |
治理 措施 |
污染物排放量 |
标准浓度限值(mg/L) |
排放 去向 | ||
浓度(mg/L) |
产生量(t/a) |
浓度(mg/L) |
排放量(t/a) | ||||||
综合污水 |
1866.86m3/a |
CODCr |
420 |
0.7818 |
化粪池 |
252 |
0.4691 |
500 |
闽中污水处理厂 |
BOD5 |
177 |
0.3295 |
123.9 |
0.2306 |
300 | ||||
SS |
220 |
0.4095 |
110 |
0.2048 |
400 | ||||
氨氮 |
40 |
0.0745 |
34 |
0.0722 |
45 | ||||
总磷 |
5 |
0.0093 |
5 |
0.0093 |
8 |
图4.4-1 项目水平衡图
4.4.2废气
涵西加气站(CNG站)内扩增液化天然气(LNG)加气功能主要为本地车辆和途径本地的外地车辆供应LNG燃料。
A:加气站
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进出加气站汽车排放的尾气、加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无组织排放的天然气。
(1)汽车尾气
待加气车辆在加气站怠速和慢速行驶时会产生尾气污染(车速为5km/h或小于该速度时为怠速和慢速行驶),主要污染物为NOX、CO,属于无组织排放,根据目标车型的市场调查,营运期间按每天最多加气车辆200辆/d估算,尾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见表4.4-3。
表4.4-3 汽车尾气污染物源强及预测排放总量
污染物 |
CO |
NOX |
单车平均排放因子(g/辆) |
1.08 |
1.78 |
排放量(t/a) |
0.079 |
0.130 |
由上表可知,过往加气车辆产生一定量的汽车尾气,属于间歇性排放,通过扩散排入大气,由于排放量较少,对区域环境影响不大。
(2)加气站无组织气体排放
A、加气站
项目在正常工况下,生产区无天然气外排。运营期间的大气污染主要有:系统超压安全阀起跳时,少量的天然气通过放空系统排放;场站事故时放空系统向大气排放天然气。只有在项目超压排放、检修、加气机加气过程会有天然外排。类比同类型项目,发生检修和超压排放的情况很少,天然气排放量也很少,这里不进行定量计算。
拟建项目站内天然气在加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会产生极少的天然气逸散在空气中,按0.3m3/万m3计算,项目年加气量为1460万m3,则项目设备运行过程中排入大气的天然气量为438m3/a,天然气密度为0.7174kg/m3,则项目设备运行过程中排放大气的天然气量为314.22kg/a。类比同类项目非甲烷总烃含量为3.27%,经计算,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为10.28 kg/a。
B:气化站
根据项目工艺流程,只有在事故情况下,才有天然气放散。LNG气化站的功能包括液化天然气的储存、装卸然后通过气化器使液化气由液相转变为气相,然后送往用气点。整个工艺过程不存在再加工,故造成的污染较少。LNG气化站使用的加臭装置采用电磁驱动的隔膜式柱塞计量泵,能很好的防止加臭剂泄漏,而且项目所选用的加臭剂四氢噻吩具有抗氧化性强、化学性质稳定、气味存留持久、燃烧后无残留物、不污染环境、添加量少、腐蚀性小的特点。因此,项目正常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气主要为LNG气化站过滤器更换滤膜排放的天然气、系统超压排放的天然气、LNG气化站卸液、天然气在加臭时产生的臭气。
(1)系统超压排放的天然气
在压力过高因保护设备需要时,会有少量的天然气经过放散塔燃烧排放,根据类比其他项目资料,天然气超压放空系统放空的次数极少,发生的频率约为1次/年。天然气超压总排放量约为50m3/a,经火炬充分燃烧后排放。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燃烧后产生少量的NOx及CO2,污染物产生量少,本环评不进行定量计算和影响分析。
(2)调压装置过滤器更换滤芯排放的天然气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LNG 气化站排放的废气来源为调压装置过滤器更换滤膜,一般一个月更换滤膜一次,一次10分钟,排放的天然气总体积约10Nm3/站·次,按密度0.7047kg/Nm3计算,排放量为7.047kg/次·站。项目站内共设2台过滤器,更换滤芯时天然气排放总量为169.13kg/a。天然气中约含3.27%的非甲烷总烃,则更换滤芯时非甲烷总烃排放总量为5.53kg/a。
(3)臭气
天然气调压计量后进行加臭处理,因此,排放的天然气还可能引起恶臭问题。正常工况下,加臭系统为全线封闭,不会有臭气排放,在非正常工况如检修时排放的天然气会有臭气排放。
根据GB 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添加的加臭剂应符合“当天然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20%时,应能察觉”的要求。本项目工艺采用工业单片机控制加臭控制器,可根据天然气流量变化自动控制加臭,加臭剂选择四氢噻吩,1m3液化天然气中约添加16mg四氢噻吩,四氢噻吩理化性质见表4.4-4。
表4.4-4 四氢噻吩的理化性质
项目 |
内容 |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四氢噻吩 |
外观与性质 |
无色液体 |
英文名称 |
tetrahydrothiophene |
溶解性 |
不溶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 |
CAS |
110-01-0 |
危险特性 |
遇高热、明火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 |
危险货物编号 |
32111 |
有害燃烧产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氧化硫 |
分子量 |
88.17 |
灭火方法 |
泡沫、二氧化碳、硫化氢、氧化硫 |
分子式 |
C4H8S |
LC50 |
27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
熔点(℃) |
-96.2 |
健康危害 |
具有麻醉作用。小鼠吸入中毒时,出现运动性兴奋、共济失调、麻醉,最后死亡。慢性中毒实验中,小鼠表现为行为异常、体重增长停顿及肝功能改变。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
沸点(℃) |
119 | ||
闪点(℃) |
12.8 | ||
相对密度(水) |
1.00 |
由于本项目加臭剂量不大,年加四氢噻吩量为16.58kg,在正常情况下,臭气不排放;在非正常情况下,臭气的排放浓度也不大,因此,本环评不再对臭气做定量分析。
(3)卸车损耗
从天然气液化厂用低温运输槽车将LNG运至加气站,通过加气站卸车软管与LNG加气站橇装设备相连,启动LNG低温泵,将槽车内的LNG通过液相管道卸入到LNG储罐中,LNG 气化站槽车卸车完毕后,其喷头上残留有少量的液化天然气将挥发到空气中,其主要污染物为甲烷,属于无组织排放。槽车每个月卸车约15次(每次约20吨),其装卸时间较短,且密闭装卸管道两端均有阀门控制,因此LNG气化站在卸液结束后其喷头上残留的少量液化天然气在大气中稀释扩散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本环评不进行定量计算和影响分析。
4.4.3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是槽车进站、卸车噪声及设备运营期噪声,运行期间的噪声的设备有:LNG潜液泵等,事故放空时,由于气流速度较高产生的噪声。加气站噪声源主要是设备运营噪声及加气车辆噪声。根据类比于同类项目,主要产噪设备及车辆噪声源强见表4.4-5。
表4.4-5 项目机械设备及加气车辆噪声源强一览表
站场 |
设备名称 |
单位 |
噪声值 |
备注 |
气化站 |
槽车进站 |
dB |
80 |
间歇 |
卸车(储罐)增压器 |
dB |
80 |
连续 | |
气化区、调压计量区 |
dB |
64 |
连续 | |
放散管 |
dB |
90 |
间歇 | |
加气站 |
车辆噪声 |
dB |
65 |
间歇 |
LNG低温潜液泵 |
dB |
70 |
连续 | |
气化器 |
dB |
65 |
连续 | |
加气机 |
dB |
70 |
间歇 |
4.4.4固体废物
由于本项目工艺流程简单且在密闭系统中进行,没有生产固废的产生。本项目除废水处理设施隔油池产生的浮油、油泥以及少量生活垃圾外,不产生其它固体废物。项目的生活垃圾主要为生活、办公垃圾等。
项目职工10人,无人住宿,年工作日为365天。根据我国生活污染物排放系数,不住厂职工生活垃圾排放系数取0.5kg/人·日,则项目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kg/d,年产生量为1.83t。
冲洗废水、设备维修废水经隔油处理时会产生一定的浮油和油泥,产生量较少,约为20kg/a。
表4.4-6 运营期污染源强汇总表 单位:t/a(注明的除外)
类别 |
污染物名称 |
年产生量 |
治理削减量 |
排放量 | |
废水 |
综合废水 |
废水量 |
1866.86 |
0 |
1866.86 |
COD |
0.7818 |
0.3127 |
0.4691 | ||
BOD5 |
0.3295 |
0.0989 |
0.2306 | ||
SS |
0.4095 |
0.2047 |
0.2048 | ||
氨氮 |
0.0745 |
0.0023 |
0.0722 | ||
总磷 |
0.0093 |
0 |
0.0093 | ||
废气 (两站合并) |
加气机 |
非甲烷总烃 |
10.28 kg/a |
0 |
10.28 kg/a |
气化站 |
非甲烷总烃 |
5.53kg/a |
0 |
5.53 kg/a | |
固体污染物) |
生产固废 |
0.02 |
0.02 |
0 | |
生活垃圾 |
1.83t |
1.83t |
0 |
※车辆废气不进行定量计算。
4.4.5项目改扩建前后三本账分析
表4.4.7项目“三本账”一览表
种类 |
污染物 名称 |
原有项目排放量(t/a) |
“以新带老”削减量(t/a) |
改扩建后排放量t/a | |
排放总量 |
排放增减量 | ||||
综合废水(t/a) |
水量 |
1526.68 |
58.4 |
1866.86 |
+340.18 |
CODcr |
0.3845 |
0.0157 |
0.4691 |
+0.0846 | |
BOD5 |
0.189 |
0.0077 |
0.2306 |
+0.0416 | |
NH3-N |
0.0592 |
0.0024 |
0.0722 |
+0.013 | |
总磷 |
0.0076 |
0.0003 |
0.0093 |
+0.0017 | |
SS |
0.1678 |
0.0068 |
0.2048 |
+0.037 | |
废气(kg/a) |
加气机 |
0.771 |
0 |
11.051 |
+10.28 |
气化站 |
/ |
0 |
5.53 |
+5.53 | |
固废(t/a) |
生活垃圾 |
2.555 |
0.73 |
1.83 |
-0.725 |
生产固废 |
0.0072 |
0 |
0.02 |
+0.0128 |
4.5项目建设与相关政策适宜性分析
4.5.1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
天然气是优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天然气对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已达24.2%。据专家预测,今后几年,天然气消耗量有可能超过煤炭和石油,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能源。201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3.9%,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上年的5.4%上升到5.9%。而且长期大量使用煤和石油这样的矿物燃料,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开发和利用天然气,对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在制定国家环境保护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指出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环保形势在未来将更加严峻,环保任务更加艰巨。因此提出将加大机动车污染的防治力度,大力开发和使用节能型和清洁燃料汽车,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并且明确要求大型、特大型城市要把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作为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内容。
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的选择。液化天然气汽车(LNG)以其能耗低、污染物排放量小而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国际公认的最理想的车用替代能源之一。国际天然气协会(IANGV)的人士普遍认为:在2020年以前,天然气是汽油和柴油最佳的替代燃料之一。
4.5.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评价对照国务院2005年12月2日发布的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文件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项目属于鼓励类第七条石油、天然气之“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故本天然气燃料作为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此外,属于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发布的《天然气利用政策》中优先类。
本项目属优先发展能源工业,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2015年)》。
4.5.3选址合理性分析
项目选址于莆田市涵江区,该地块属于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有,目前已经具备了相关手续。根据附图6涵江区燃气规划管网布置图,项目建设符合《涵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年)》。根据涵江区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环境保护的要求,充分利用本区取料方便,以及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在大力控制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的大形势下,使用天然气为车辆原料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故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涵江区码头村建设LNG加气站,所以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涵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年)》。
综合本报告表“环境风险分析”相关内容及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需求后,本环评认为,该加气站工程在采取相关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的基础上,项目选址合理可行。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合理。
4.5.4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本次设计主要为在现有涵西加气站(CNG站)内新增液化天然气(LNG)加气功能。站内现有主要设施包括加气站房、加气作业区(包括6台CNG加气机)、CNG工艺生产装置区(包括3台压缩机、1台缓冲罐、1台回收罐、1台污水罐、脱水装置、顺序控制盘、1套12立方米储气井组等)。
本站扩建后,按功能分为4个区:LNG工艺生产装置区、CNG工艺生产装置区、辅助服务区、加气作业区。
LNG工艺生产装置区主要设施有:LNG双泵橇1座(扩建)、60立方米LNG储罐1座(扩建)、BOG加热橇1台(扩建);辅助服务区包括加气站房(已建)和空压机,站房功能主要包括:配电室、办公室、营业室、值班制及控制室;加气作业区包括加气罩棚:LNG加气机2台(在现有CNG加气机位置上改建),CNG加气机4台(现为6台,拆除2台)。
站区四周采用2.2m高实体围墙,并在临路一侧设置2个对外进出口以供LNG槽车使用。
(2)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安全间距
LNG储罐、LNG加气机、LNG卸车点及放散管管口等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满足《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表4.0.9中二级站的规定,见下表4.5-1:
表4.5-1LNG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安全间距
设备名称 站外建构筑物 |
LNG储罐 |
加气机/放散管管口 |
LNG卸车点 | ||
二级站 | |||||
重要公共建筑物 |
80(无) |
50(无) |
50(无) | ||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 |
30(无) |
25(无) |
25(无) | ||
民用建筑保护类别 |
一类保护物 | ||||
二类保护物 |
20(无) |
16(无) |
20(无) | ||
三类保护物 |
16(无) |
14(无) |
14(无) | ||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
30(无) |
25(无) |
25(无) | ||
丙丁戊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立方米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东侧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 |
22(42.9) |
20(95.3/59.9) |
20(56.4) | ||
室外变配电站 |
35(无) |
30(无) |
30(无) | ||
铁路 |
60(无) |
50(无) |
50(无) | ||
城市道路 |
快速路、主干路 (南侧国欢西路) |
10(20.2) |
8(15.7/16.2) |
8(26.5) | |
次干路、支路 |
8(无) |
6(无) |
6(无) | ||
架空通信线 |
0.75倍杆高(无) |
0.75倍杆高(无) |
0.75倍杆高(无) | ||
架空电力线 |
无绝缘层 |
1.5倍杆高(无) |
1倍杆高(无) |
1倍杆高(无) | |
有绝缘层 |
1倍杆高(无) |
0.75倍杆高(无) |
0.75倍杆高(无) |
表格中括号内数字为本次实际间距,“无”表示本次站外无此设施或者站外不涉及此类设施。
(3)站内建、构筑物防火间距
工艺设施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执行《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中表5.0.13-2的要求。
表4.5-2 C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摘选)
名称 项目 |
储气瓶 |
集中放散管管口 |
加卸气设施 | ||
民用建筑物保护类别 |
一类保护物 |
30 |
25 |
20 | |
二类保护物 |
20 |
20 |
14 | ||
甲乙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甲乙类液体储罐 |
25 |
25 |
18 | ||
其他类物品生产厂房、库房和丙类液体储罐以及容积不大于50m3的埋地甲、乙类液体储罐 |
18 |
18 |
13 | ||
城市道路 |
快速路、主干路 |
12 |
10 |
6 | |
次干路、支路 |
10 |
8 |
5 |
表4.5-3 LNG储罐(二级站)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建、构筑物 |
规范间距 |
设计间距 |
备注 |
LNG卸车点 |
3 |
5.6 |
GB50156-2012(2014年版) |
LNG双泵橇 |
2 |
2.8 | |
加气站房 |
8 |
36.1 | |
LNG加气机 |
4 |
43.8 | |
CNG加气机 |
6 |
39.4 | |
站区围墙 |
5 |
11.4 |
表4.5-4 LNG双泵橇(按LNG潜液泵考虑防火间距)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建、构筑物 |
规范间距 |
设计间距 |
备注 |
加气站房 |
6 |
31.6 |
GB50156-2012(2014年版) |
LNG加气机 |
2 |
37 | |
站区围墙 |
2 |
4.7 |
表4.5-5 LNG加气机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建、构筑物 |
规范间距 |
设计间距 |
备注 |
加气站房 |
6 |
22.6 |
GB50156-2012(2014年版) |
表4.5-6 LNG卸车点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建、构筑物 |
规范间距 |
设计间距 |
备注 |
加气站房 |
6 |
30.5 |
GB50156-2012(2014年版) |
LNG放散管管口 |
3 |
10.3 | |
站区围墙 |
2 |
8.3 |
表4.5-7 LNG放散管与站内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m)
建、构筑物 |
规范间距 |
设计间距 |
备注 |
加气站房 |
8 |
35.9 |
GB50156-2012(2014年版) |
站区围墙 |
3 |
8.3 |
如上表所示,本加气站站内各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间距符合安全距离要求,站址选择和站区平面布置符合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综合上述分析,本环评认为该加气站在采取相关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的基础上,站址选择基本可行。
五、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5.1.1施工期
项目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西路码头村,根据现场勘查, 场地还没平整。加气站的施工期建设主要包括:土建工程、工艺设备安装、电气仪表施工、防腐蚀施工。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是土建工程,主要包括站房及其他附属建筑物的施工。如站区地面水泥浇注、站房等。
5.1.1.1废水
(1)生产废水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施工地点暴雨地表径流和施工废水等。
施工废水量与施工设备的数量、工程量有直接关系。类比同类型项目的施工场地,施工设备及车辆的冲洗用水约8m3/d,产生的废水量按80%计,为6.4m3/d,其中含有石油类污染物和大量悬浮物,SS约为1000~6000mg/L,石油类约为15mg/L。这股废水可经隔油池和沉淀池絮凝、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及道路的洒水,不外排。
(2)生活污水
项目高峰期施工人员10人,项目不设施工营地,根据《福建省行业用水定额》,施工人员生活用水以150L/人·天计,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为1.2t/d。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氨氮、SS,污染物浓度大致为COD:420mg/L、BOD5:177mg/L、SS:220mg/L、氨氮:40mg/L,总磷3mg/L,施工期生活污水处理依托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
5.1.1.2废气
施工期大气污染主要有施工扬尘及施工车辆、机械作业时排放的燃油废气(含CO、HC、NOX、SO2等污染物)。
(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是本项目施工时产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扬尘排放方式主要为无组织间歇性排放,其产生量受风向、风速和空气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影响,主要来源于:a场地平整、土石方清挖过程的地面扬尘;b建筑物料堆放、装卸过程产生的扬尘;c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
①施工场内扬尘
施工场产生的扬尘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尘扬尘;而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筑的拆迁、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扰动而产生。在二个因素中,以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
开挖扬尘:通过类比调查,未采取防护措施和土壤较为干燥时,开挖的最大扬尘约为开挖土量的1%;在采取一定防护措施和土壤较为湿润时,开挖的扬尘量约为0.1%。
物料堆扬尘:施工现场物料、弃土堆积也会产生扬尘。据资料统计,扬尘排放量约为0.12kg/m3物料。若用帆布覆盖或水淋除尘,排放量可降至10%。
②车辆运输扬尘
据有关资料,运输车辆在施工场地行驶产生的扬尘约占施工扬尘总量的60%,这与场地状况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在不采取任何抑尘措施的情况下,产尘点周围5m范围内的TSP小时浓度值可达10mg/m3。场地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一般影响范围在100m以内,在产尘点下风向100m处的TSP小时浓度值可降至1mg/m3以下。
此外,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场地后因颠簸或风的作用洒落尘土,将对沿途周围环境产生一次和二次扬尘污染。
(2)施工车辆、机械燃油废气
在项目施工期间,使用液体燃料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的发动机排放的尾气中含有SO2、NO2、CO、烃类等污染物,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大。
5.1.1.3噪声
施工阶段的声源主要是不同作业的机械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噪声主要由施工机械和设备产生。施工期间需要大量各种类型的机械和设备,包括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挖掘机、推土机、吊装机等。这些施工机械和设备距离5m处的噪声值一般在76~112dB之间。
建筑施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及运输车辆等,根据《噪声控制工程》(高红武 2003年版),典型施工机械作业期间产生的噪声源强见表5.1-1。
表5.1-1典型施工机械噪声源源强单位:dB(A)
机械名称 |
噪声值 |
机械名称 |
噪声值 |
推土机 |
78-96 |
移动式吊车 |
75-95 |
挖掘机 |
80-96 |
装载机 |
82-99 |
重型卡车 |
85-96 |
|
|
5.1.1.4固体废物
施工期间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本项目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成份主要是一些碎砂石、砖、混凝土等。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47 m2,按每平方米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为20kg计算,则施工期共产生建筑垃圾约为20.94t。
生活垃圾:施工期生活垃圾以有机类废物为主,其成分为易拉罐、矿泉水瓶、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剩余食品等。施工过程中高峰期施工人员约1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5 kg/人·d,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5 kg/d。
5.1.1.5水土流失问题
项目水土流失主要产生在施工期间厂区遭到强降水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场地平整等原因,造成植被破坏,土壤裸露,遇到雨天将会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影响,施工过程应注意水土保持。施工单位在施工期间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要严格控制占地和开挖范围,严禁乱挖乱采;施工安排要避开雨季,深挖、高填区、集汇流区对工程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施工不能在雨中进行;水保防护措施(指截、排水沟与拦渣墙等)要先于工程挖填,避免施工初期的水土流失。
5.2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
项目产生的地坪冲洗水等生产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后,与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一并定期清掏外运。
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施工地点暴雨地表径流和施工废水等。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COD、SS等。
5.3施工期废气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诸如推土、挖掘、未铺路面上卡车行驶等可能产生扬尘,对附近的环境敏感点产生空气质量影响。此外,施工设备和车辆也会产生污染物,主要污染物有NOx、CmHn、SO2、CO、Pb及颗粒物。
5.3.1施工扬尘
项目施工时场地平整、运输车辆来往及建筑材料装卸等均会产生粉尘和扬尘等,施工期粉尘污染源属于无组织排放的面源,其源强与颗粒物的粒径大小、比重以及环境风速、湿度等因素有关,风速大、颗粒小、沙土含水率低时,扬尘污染较严重。静风时弥散范围可达几十米,有风时颗粒物可被吹送至百米之远。一旦施工结束后,扬尘等对环境的影响就会消失。由于混凝土等运输车辆进出工地车速较慢,扬起的道路扬尘较小,一般车道下风向50m外即可恢复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相关标准。
类比调查施工场地近地面粉尘浓度可达1.5~30mg/m3。在当地一般气象条件下(年均风速2.6m/s),施工扬尘的影响范围为扬尘点下风向内。项目北侧莆田东坡小学不在其下风向。因此,施工扬尘对学校的影响不大。
为了进一步降低施工扬尘对莆田东坡小学的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
建设单位应把建筑材料堆放场、施工场地等布置于项目场地南侧,尽量远离莆田东坡小学;
①在施工现场周边按照规定设置围挡设施,对施工区域实行隔离,并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采取洒水、喷淋、覆盖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
②工地场地清扫要洒水防尘,及时清运建筑垃圾,严禁抛撒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停放在工地现场不得超过72小时,且存放时应采取封闭、覆盖等有效的防尘措施;
③施工、运输车辆驶离工地前应按规定冲洗车辆设施,进行除泥除尘处理,严禁将泥沙尘土带出工地。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进一步降低扬尘对莆田东坡小学的影响。
5.3.2燃油废气
施工期的施工车辆、动力机械燃油时排放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SO2、NO2、CO、烃类等。由于在整个施工期燃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使用数量有限,而且作用时间较短,施工场地较为宽阔,因此该种类废气对敏感目标和当地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小。
5.4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施工期噪声主要是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作业噪声。主要噪声源及声级见表4.3-1。
①预测模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点声源噪声基本衰减模式,估算出离噪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
式中:
Li——距声源Ri米处的施工噪声预测值,dB;
Lo——距声源R0米处的施工噪声级,dB;
△L——障碍物、植被、空气等产生的附加衰减量。
对于多台施工机械同时作业时对某个预测点的影响,按下式进行声级叠加:
②预测结果
在没有消声和屏障等衰减条件下,常用较大噪声源强衰减情况见表5.4-1。
表5.4-1 单台设备不同距离处噪声强度一览表
距离(m)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50 |
装载机 |
90 |
84 |
80 |
78 |
76 |
74 |
73 |
72 |
70 |
堆土机 |
86 |
80 |
76 |
74 |
72 |
70 |
69 |
68 |
66 |
挖掘机 |
84 |
78 |
74 |
72 |
70 |
68 |
67 |
66 |
64 |
卡车 |
89 |
83 |
79 |
77 |
75 |
73 |
72 |
71 |
69 |
移动式吊车 |
86 |
80 |
76 |
74 |
72 |
70 |
69 |
66 |
64 |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多台机械同时在一处作业,则此时施工噪声影响的范围比预测值要大,鉴于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因其设备的相对位置与施工作业的需要而随时移动等,则很难一一用声级叠加公式进行计算。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采取有效措施隔声降噪。具体措施如下:①优先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和工艺;②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保证各类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转;③对各施工环节中噪声较为突出且又难以对声源进行降噪的设备装置,应采取临时围障措施,围障最好辅以吸声材料,以此达到降噪效果。④接触高噪声施工人员配戴防声头盔、耳罩、耳塞等个人防噪声用具。
采取有效隔声降噪措施后,施工噪声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可大大降低。且施工期噪声影响是暂时性的,随着施工期结束其影响也将消失。
5.5施工期固废的影响分析
建筑垃圾产生量为20.94t,主要成分是废弃的建筑材料等。施工期的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可回收的部分进行分类收集卖给废品公司,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其他的统一收集后由市政环卫部门清运走,对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人员产生生活垃圾量为20kg/d。生活垃圾的污染物含量很高,如处理不当,将影响景观,散发臭气和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项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外运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5.6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场地开挖等活动将会使地表土松散,在大雨或暴雨天气下受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而发生水土流失;施工产生的弃土处置不当也可能发生水土流失。
建议项目做好防护措施,如及时做好挡土设施,设雨水沉淀池等,以防止土壤冲刷流失;土方施工应采取边挖、边运、边填、边压的方式,避免大量松散土存在而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流失;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绿化复植,搞好项目地块内及周边环境的绿化工作,以改善、恢复场区的生态环境。
六、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6.1水环境影响分析
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位于莆田市白塘镇东墩村和显应村,厂区占地110亩,设计污水处理量总规模为远期32万 t/d(2020年),现状污水处理规模为16万t/d(一期为8万 t/d,于2002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扩建至16万t/d,也已投入运营)。经了解,污水厂目前进水量为15万t/d,当前还可接受1万t/d 的进水量,另外,闽中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及配套管网项目将扩建污水处理8万t/d,预计2018年前可投入使用。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1866.86t/a,仅占污水处理厂24万t/d的0.78%,所占比例小。
项目所在地为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的收集服务范围内,该污水处理厂采用强化脱氮除磷效果的A 2 /O处理工艺,项目产生的废水从水质、水量、接口、处理工艺、标准许可、接纳容量分析,项目污水的纳入不会对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冲击。因此,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接收本项目废水是可行的。
因此,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运营期综合废水排放量为1866.86m3/a,含油废水经隔油池与生活废水一起经化粪池处理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厂。因此,项目产生的废水对周边水体影响不大。
6.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气化站、加气站运营时废气主要为:气化站非正常工况时系统超压排放的天然气放散废气、卸车废气、臭气、过滤器更换滤芯产生的废气;加气站加气机无组织排放废气、进出车辆汽车尾气。
(1)超压废气:天然气为清洁能源,项目超压总排放量约为50m3/a,经火炬系统充分燃烧后排放,燃烧后主要为少量的NOx及CO2,污染物产生量少,稀释扩散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本环评不进行影响分析。
(2)卸车:LNG 气化站槽车卸车完毕后,其喷头上残留有少量的液化天然气将挥发到空气中,属于无组织排放。槽车每个月卸车约15次(每次约20吨),其装卸时间较短,且密闭装卸管道两端均有阀门控制,因此LNG 气化站在卸液结束后其喷头上残留的少量液化天然气在大气中稀释扩散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本环评不进行影响分析。
(3)臭气:本项目在正常工况下不会产生恶臭问题,在非正常工况如检修时排放的天然气会有臭气排放,项目四氢噻吩添加量约为16mg/m3,在非正常情况下,臭气的排放浓度也不大,且非正常工况历时较短,不会对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
(4)加气机无组织排放废气:根据工程分析,该项目营运过程中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为8.99kg/a,项目废气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标准。
(5)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对气化站、加气站排放的废气对于周围环境及敏感点的影响情况,本评价采用Screen3估算模式进行预测评价。气化站矩形面源取LNG储罐区占地面积,加气站矩形面源取LNG加气罩棚占地面积,源参数调查清单详见表6.2-1。
表6.2-1 源参数调查清单
放散管高度m |
矩形面源长度m |
矩形面源宽度m |
排放速率t/a |
5 |
22 |
39 |
0.01028 |
棚高m |
矩形面源长度m |
矩形面源宽度m |
排放速率t/a |
5 |
24 |
7.5 |
0.00553 |
根据分析预测,在所有气象条件下,各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预测结果见表6.2-2。
表6.2-2 废气污染物最大小时落地浓度贡献值
污染源 |
非甲烷总烃浓度值 |
最大落地浓度距离(m) |
超标点 | |
气化站 |
最大落地浓度(mg/m3) |
0.00118 |
122 |
无超标点 |
环境标准值(mg/m3) |
2.0 | |||
浓度占标率(%) |
0.06 | |||
加气站 |
最大落地浓度(mg/m3) |
0.0008944№ |
48 |
无超标点 |
环境标准值(mg/m3) |
2.0 | |||
浓度占标率(%) |
0.04 |
从上表分析知,两站废气最大落地浓度低于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mg/m3,占标率小于1。且该项废气间歇性排放,废气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
卫生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指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物)自无组织排放源边界到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本项目产生的有害气体主要加气机加气后残留在加气枪上的废气,排放位置位于加气罩棚,以无组织方式排放,年产生量分别为10.28kg/a。项目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m为环境一次浓度标准限值(mg/m3),Qc为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a),r为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L为工业企业所需的卫生防护距离(m),A、B、C、D为计算系数。根据所在地区近五年来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查取,计算系数分别为 A=350;B=0.021;C=1.85;D=0.84。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源强及参数见表6.2-3。
表6.2-3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
污染源 |
污染物 |
Qc (kg/a) |
Cm (mg/m3) |
S (m2) |
计算值(m) |
L(m) |
气化站 |
非甲烷总烃 |
5.53 |
2 |
316 |
0.015 |
50 |
加气罩棚 |
非甲烷总烃 |
10.28 |
2 |
8000 |
0.012 |
50 |
由表6.2-3可知,加气罩棚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m,项目储罐区卫生防护距离为50m。项目LNG储罐边界50m范围内为企业,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建议当地政府及规划部门,严格控制该范围内的项目审批和建设,特别是要杜绝建设住宅、学校、敬老院、医院等设施,确保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增加新的环境敏感点。
(6)汽车尾气
待加气车辆在加气站怠速和慢速行驶时会产生尾气污染(车速为5km/h或小于该速度时为怠速和慢速行驶),主要污染物为NOX、CO,属于无组织排放。由污染源强分析可知,项目产生的汽车尾气年排放量为NOX:0.079t,CO:0.130t。由于过往加气车辆怠速和慢速行驶时间较短,其产生的汽车尾气通过扩散排入大气,且排放量较少,故项目运营过程过往加气车辆产生的尾气对区域环境影响不大。
6.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噪声主要来自于站内的机械设备噪声,见表4.4-5。本次预测根据声源性质以及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等情况,把声源简化成点声源(主要考虑连续噪声源);根据已获得的声源源强的数据和各声源到与测定的声波传播条件资料,计算出噪声从各声源传播到预测点的A声级,对各声源在预测点的声级进行叠加。
(1)预测模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本次评价采用的噪声预测模型如下:
根据噪声的传播规律可知,从噪声源至受声点的噪声衰减总量是由噪声源到受声点的距离、车间墙体隔声量、空气吸收和绿化带阻滞及建筑屏障的衰减综合而成。在此预测中,我们仅考虑距离衰减,故选用点声源衰减模式进行预测。
①点声源衰减模式:Lq=Lo–20lgr-△L
式中:Lq–––距点声源r米处的噪声级(dB)
Lo–––距点声源1米处的噪声声级(dB)
△L–––屏障、吸音等综合削减声级(dB),取15dB
对于项目产噪车间对某个预测点的影响,按下式进行声级叠加:
②声压级叠加公式:
式中:L—为n个噪声源的合成声压级,dB(A);
Li—为第i个噪声源至预测点处的声压级,dB(A);
n—噪声源的个数。
(2)预测结果
根据噪声源的布置,在经过厂区距离衰减情况下,项目主要产噪设备距离项目厂界及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见表6.3-1。
6.3-1 建设项目噪声厂界影响预测结果表 单位:dB(A)
预测点 |
噪声源 |
声源 数量 |
单个 强度 |
单类 声源等效 声级Leq |
距厂 界距离 m |
几何 发散 衰减 |
隔 声 |
单类 声源 贡献值 |
厂界 总贡 献值 |
昼间 | ||
本底 值 |
预测 值 |
达标 或 超标 | ||||||||||
东 厂 界 |
卸车(储罐)增压器 |
2 |
80 |
83 |
43.57 |
11.4 |
15 |
3.6 |
22.27 |
57 |
62.9 |
达标 |
气化区、调压计量区 |
1 |
64 |
64 |
11.16 |
43.17 |
15 |
28.17 | |||||
LNG低温潜液泵 |
2 |
70 |
73.01 |
65.65 |
36.67 |
15 |
21.67 | |||||
气化器 |
2 |
65 |
68 |
11.16 |
47.05 |
15 |
32.05 | |||||
加气机 |
6 |
70 |
77 |
64.08 |
40.87 |
15 |
25.87 | |||||
南 厂 界 |
卸车(储罐)增压器 |
2 |
80 |
83 |
32.42 |
52.78 |
15 |
37.78 |
26.29 |
59.7 |
63.8 |
达标 |
气化区、调压计量区 |
1 |
64 |
64 |
57.84 |
28.76 |
15 |
13.76 | |||||
LNG低温潜液泵 |
2 |
70 |
73.01 |
27.93 |
44.09 |
15 |
29.09 | |||||
气化器 |
2 |
65 |
68 |
57.84 |
32.76 |
15 |
17.76 | |||||
加气机 |
6 |
70 |
77 |
27.93 |
48.07 |
15 |
33.07 | |||||
西 厂 界 |
卸车(储罐)增压器 |
2 |
80 |
83 |
54.75 |
48.23 |
15 |
33.23 |
25.48 |
51.1 |
62.0 |
达标 |
气化区、调压计量区 |
1 |
64 |
64 |
74.53 |
26.55 |
15 |
11.55 | |||||
LNG低温潜液泵 |
2 |
70 |
73.01 |
27.58 |
44.2 |
15 |
29.2 | |||||
气化器 |
2 |
65 |
68 |
74.53 |
30.55 |
15 |
15.55 | |||||
加气机 |
6 |
70 |
77 |
15.95 |
52.94 |
15 |
37.94 | |||||
北 厂 界 |
卸车(储罐)增压器 |
2 |
80 |
83 |
105.14 |
42.6 |
15 |
27.6 |
25.6 |
51.1 |
51.4 |
达标 |
气化区、调压计量区 |
1 |
64 |
64 |
12 |
42.4 |
15 |
27.4 | |||||
LNG低温潜液泵 |
2 |
70 |
73.01 |
102.6 |
32.8 |
15 |
17.8 | |||||
气化器 |
2 |
65 |
68 |
12 |
46.4 |
15 |
31.4 | |||||
加气机 |
6 |
70 |
77 |
82.6 |
38.7 |
15 |
23.7 |
从预测结果可知,项目机械设备经距离自然衰减后, 厂界对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中3/4类标准限值;昼间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4类标准限值。气化站、加气站运营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大。
6.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运营期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总量为1.83t,项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统一堆放,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处理。生产固废20kg/a,主要为生产废水隔油产生的含油废物,需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理。项目固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七、环境风险评价
遵照国家环保局(90)环管字057号《关于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隐患进行风险评价的通知》及国家环保局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的精神,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要求,结合国内加气站企业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和重大危险源判定,分析其影响,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应急措施及社会应急预案,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工程环境风险,减少其对环境危害的目的。
7.1风险识别
7.1.1 物质风险识别及重大危险源识别
7.1.1.1物质风险识别
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该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天然气[液化的、压缩的]。以上物质的危险特性见表7.1-1。各类物质的危险、有害特性见表7.1-2。
表7.1-1 本项目物质风险性分析
危险货物编号 |
名称 |
类别和项别 |
包装类别 |
UN号 |
21008 |
天然气(液化的) |
第2类1项 |
/ |
1972 |
21007 |
天然气(压缩的) |
第2类1项 |
/ |
1971 |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剧毒化学品目录》、《高毒物品目录》、《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等,对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危险、有害物质的主要危险性进行辨别分析表明,项目工程不存在剧毒品、高毒物品、监控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
表7.1-2 天然气(甲烷)的危险、有害特性表
标识 |
中文名:甲烷 |
英文名:methane;Marsh gas |
分子式:CH4 |
分子量:16.04 | ||
危险货物编号:21008 |
UN编号:1972 |
CAS号:74-82-8 | ||||
理化性质 |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主要成分为含83%~99%甲烷、1%~13%乙烷、0.1%~3%丙烷、0.2%~1.0%丁烷。 | |||||
熔点(℃):-182.5 |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 |||||
沸点(℃):-160~-164 |
相对密度(水=1):0.42(-164℃) | |||||
饱和蒸气压(kPa):53.32(-168.8℃) |
相对密度(空气=1):0.55 | |||||
临界温度(℃):-82.6 |
燃烧热(kJ·kg-1):48624 | |||||
临界压力(MPa):4.59 |
自燃温度(℃):无资料 | |||||
燃烧爆炸危险性 |
燃爆危险:易燃,具窒息性 |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 ||||
闪点(℃):-188 |
火灾危险性分类:甲类 |
聚合危害:无资料 | ||||
爆炸极限(V%):5.3~15 |
稳定性:无资料 | |||||
引燃温度(℃):538 |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 | |||||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遇水生成白色冰块,冰块只能在低温下保存,温度升高即迅速蒸发,如急剧扰动能猛烈爆喷。气体属“单纯窒息性”气体。 | ||||||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 ||||||
毒性 |
接触限值:中国 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 MAC(mg/m3):300;TLVTN:ACGIH 窒息性气体;TLVWN:未制定标准。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 |||||
健康危害 |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液化天然气与皮肤接触,可致严重冻伤。 | |||||
急救 |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 |||||
防护 |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 |||||
泄漏处理 |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泄漏出的液体如未燃着,可用水喷淋使泄漏液体蒸发、溶解,但蒸发速度要加以控制,不可将固体冰晶射至液体天然气上。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如果液化天然气已被引燃,灭火方法参照氢气。 | |||||
储运 |
包装类别:O52 | |||||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源、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氯气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储区应备有防泄漏的专门仪器和应急处理设备。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
7.1.1.2重大危险源的判定
项目LNG储气罐来源于相邻LNG气化站,已做相关风险评价;本项目仅针对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进行重大风险源判定。项目储气瓶额定工作压力为:25Mpa,储气量为60m3。
依据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该项目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其中天然气的危险特性属于该标准中规定的易燃气体,具体辨识结果见表7.1-3。
表7.1-3 重大危险源辨识表
单元 |
物料名称 |
最大存储量(t) |
临界储存量(t) |
q/Q |
∑q/Q |
辨识结果 |
站区 |
天然气 |
14 |
50 |
0.28 |
<1 |
非重大危险源 |
表7.1-3的计算结果表明,压缩天然气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中实际存在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小于1,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7.1.2风险评价级别
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的有关规定,项目环境风险评级工作级别按表7.1-4划分。
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天然气属于易燃气体中11项甲烷、天然气,其临界量50吨,本项目压缩天然气最大存储量为60m3(工作压力25MPa),天然气储量为14t,故贮存环节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综上,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定为二级。
表7.1-4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
剧毒危险性物质 |
一般毒性危险物质 |
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 |
爆炸危险性物质 |
重大危险源 |
一 |
二 |
一 |
一 |
非重大危险源 |
二 |
二 |
二 |
二 |
环境敏感地区 |
一 |
一 |
一 |
一 |
7.1.3评价重点
按照风险评价导则的要求,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主要根据储罐泄漏、火灾、爆炸风险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事故风险分析,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应急措施及社会应急预案,为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资料和依据,以期达到降低工程环境风险,减少其对环境危害。
7.2源项分析
7.2.1源项分析
项目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容器爆炸、化学爆炸、中毒和窒息、噪声与振动、车辆伤害等;主要存在的部位在于LNG储罐区、CNG储气瓶组、加气区等。主要辨识结果如表7.2-1所示。
表7.2-1 项目经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序号 |
危险因素识别 |
事故原因 |
事故后果 |
主要存在部位 |
危险程度 |
1 |
火灾 |
LNG泄漏、CNG泄漏,遇高压、明火、静电火花等 |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
LNG储罐、LNG拦蓄池、LNG卸车点、LNG增压器、LNG潜液泵、放散管、CNG储气瓶、加气区等 |
高度危险 |
2 |
容器爆炸 |
LNG储罐、VNG储气瓶、压力管道等超压运行 |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
LNG储罐、压力管道、CNG储气瓶 |
高度危险 |
3 |
化学爆炸 |
LNG、CNG泄漏遇到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点火源 |
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
LNG拦蓄池、LNG卸车点、加气区、CNG储气瓶 |
高度危险 |
4 |
中毒或窒息 |
LNG泄漏、CNG泄漏、作业场所通风不良、人员欠缺防护用品 |
人员伤亡 |
LNG拦蓄池、LNG卸车点、加气区、CNG储气瓶 |
高度危险 |
5 |
机械伤害 |
机械设备缺乏防护设施、人员缺乏防护用品、作业人员违规操作 |
人员伤亡 |
LNG潜液泵 |
中度危险 |
6 |
触电伤害 |
带点点裸露、人员缺乏防护用品、作业人员违规操作 |
人员伤亡 |
变配电房 |
中度危险 |
7 |
噪声与振动伤害 |
设备缺陷,安装不稳固、设备无减振降噪设施、人员无劳保用品 |
人员伤亡、设备损伤 |
LNG潜液泵、增压器 |
一般危险 |
8 |
车辆伤害 |
车道较窄、无序指挥、驾驶员违规操作 |
人员伤亡、设备损伤 |
LNG卸车点、加气区 |
一般危险 |
根据对项目事故风险的识别和分析,可知本项目的潜在事故主要是LNG、CNG储存单元的火灾和爆炸,其潜在事故的事件树(ETA)分析见图7.2-1。
图7.2-1 项目风险事故树图
7.2.2事故风险预测与评价
本项目的安全评价正在进行,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对项目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可以确定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分为两类:
一类:储罐泄漏引发的火灾和爆炸;
二类:阀门、管道等天然气泄漏引发的火灾和爆炸。具体事故分析如下:
(1) 储罐事故分析
1) 储区事故实例
根据美国M&Mprotection Consultants.W.G.Garrison 编制的“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30 年100 起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汇编(Ⅱ版)”中,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发生损失超过1000 万美元的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规律进行分析、借鉴。
按石油化工装置划分事故,根据“世界石油化工企业近30 年100 起特大型火灾爆炸事故”可统计归纳出如下事故比率表7.2-2。
表7.2-2 事故比率表
装置 |
次数 |
所占比例(%) |
烷基化 |
6 |
6.3 |
加氢 |
7 |
7.3 |
催化气 |
7 |
7.3 |
焦化 |
4 |
4.2 |
溶剂脱沥青 |
3 |
3.16 |
蒸馏 |
3 |
3.16 |
罐区 |
16 |
16.8 |
油船 |
6 |
6.3 |
乙烯 |
7 |
7.3 |
乙烯加工 |
8 |
8.7 |
天然气输送 |
8 |
8.4 |
合成氨 |
1 |
1.1 |
电厂 |
1 |
1.1 |
2)事故概率
根据《安全与环境学报》中Vol.6 No.5 Oct ,2006中《LNG供气站重大事故风险及定量评价》(王海蓉,马晓茜),LNG站的蒸汽爆炸事故和沸腾蒸汽液体爆炸为低概率事件 ,约为1.293×10-5次/a。
(2) 阀门管道等事故率分析表
表7.2-3 按事故原因分类的事故频率分布
序号 |
事故原因 |
事故频率数(件) |
事故频率(%) |
所占比例顺序 |
1 |
阀门、管线泄漏 |
34 |
35.1 |
1 |
2 |
泵、设备故障 |
18 |
18.2 |
2 |
3 |
操作失误 |
15 |
15.6 |
3 |
4 |
仪表、电器失控 |
12 |
12.4 |
4 |
5 |
突沸、反应失控 |
10 |
10.4 |
5 |
6 |
雷击自然灾害 |
8 |
8.2 |
6 |
由表7.2-3事故原因及频率分布来看,由于阀门、管线泄漏造成的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所占比例很大,占35.1%,此外,在100起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中,报警及消防不力也是事态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有12起是因消防水泵无法启动而造成灾难性后果。
根据以上分析,罐区泄漏、管线及生产设备等泄漏发生概率最高,因此选择罐区泄漏、生产区阀门管线设备等泄漏等作为最大可信事故。
7.2.3环境危害预测
1、事故后果
LNG、CNG泄漏后,发生事故的情况共分两种类型,即因储罐泄漏引发的蒸汽云爆炸及储罐受热沸腾蒸汽爆炸。天然气泄漏后,发生事故的情况共分3种类型,即:
泄漏后不立即燃烧,也不推迟燃烧,形成环境污染;
泄漏后立即燃烧,形成喷射火焰;
泄漏后不立即燃烧,而是推迟燃烧,形成闪烁火焰或爆炸。
其中,以喷射火焰、闪烁火焰和爆炸形成的事故后果突出,对人、建筑物、自然环境、设备等造成的损失最受关注,因此本评价主要针对火灾和爆炸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鉴于项目将会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故项目事故泄漏的天然气及蒸汽云引发的火灾、爆炸的预测纳入安全预评价,为此以下主要对储罐和管道设备等事故状态下泄漏的LNG对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进行分析。
2、危害分析
(1)天然气泄漏对人群健康危害影响
LNG泄漏后将直接流至储罐外围堰内,在地表形成一个小的液池,最初会猛烈沸腾蒸发,接着LNG与地表接触瞬间相互换热又蒸发部分,剩下部分主要是自然蒸发,蒸发气形成重气云团,也就是天然气。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LNG泄漏后,就开始大量气化,迅速膨胀扩散形成云团状。如果是在狭小的空间内,工作人员、应急人员都可能会暴露在LNG云团中,来不及逃脱,就会造成窒息危害。
②人员一旦接触到液态的LNG,皮肤会造成低温灼伤;同时低温LNG对于连接件具有破坏性影响。
③泄漏后形成的蒸汽云团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本项目使用的LNG原料为清洁的原料,因此扩散到空气中的其他物质不会对当地人群造成影响。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一半还小,稀释扩散很快,随着距泄漏点距离的增加,甲烷测试浓度下降非常快,一个泄漏点泄漏的甲烷对环境、人和动物的影响是局部影响。此外,根据甲烷危害特性,人体不出现永久性损伤的最低限值为374285.7mg/m3,本项目配备天然气浓度超限报警装置,一旦发生气体泄漏,可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经分析,事故状态下,不会造成人员窒息现象。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事故状态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储罐、管道泄漏后燃烧、爆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泄漏产生的燃烧热,将对加气站点周围制备产生灼烧影响,但其影响范围相对主要集中在场站内,事故后可进行复植,因此,辐射热对生态环境影响是暂时的,可逆的。
(3)对生态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分析事故状态下,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等将对环境敏感点产生一定影响,主要是加气站周边居民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项目通过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建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后,发生事故的概率较低,事故的影响也能降至可接受水平。
(4)废水影响分析
储罐、生产装置发生火灾,事故状态下,用干粉、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用水对未着火罐体进行冷却,产生的消防废水汇流进入事故池,对地表水环境基本无影响。
3、火灾、爆炸
本项目事故泄漏的天然气引发的火灾爆炸的预测纳入安评报告,在此利用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系统软件中的重大事故模拟进行简要预测评价。
本项目根据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04 年度安全生产重点推广技术目录的通知,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的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系统软件为2004 年度安全生产重点推广技术目录。本节评价方法即采用该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系统软件中的重大事故模拟评价,对该CNG储气瓶组采用蒸汽云爆炸事故作模拟计算。
(1)泄漏量的计算
根据公式:
式中,Q0 为液体泄漏速度(kg/s),Cd为无量纲泄漏系数(0.6~0.64),r是液体密度(kg/m3),A 是泄漏孔面积(m2),P 为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0为环境压力(Pa),g 为重力加速度(9.8m/s2) ,h 为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
计算得出泄漏量如下:
储气瓶组(口径为DN50):Q0=1.27kg/s,5min 泄漏量为381kg。
(2)计算参数选择见表7.2-4。
表7.2-4 参数选择
序号 |
名称 |
参数 |
备注 |
1 |
燃料物质质量 |
381kg |
/ |
2 |
物质燃烧热 |
55.59 |
/ |
3 |
气云当量系数 |
0.04 |
/ |
4 |
目标离爆源距离 |
110 |
/ |
5 |
大气压力 |
101325pa |
/ |
6 |
储存温度 |
-162℃ |
/ |
(3)计算结果
表7.2-5 蒸汽云爆炸模型计算结果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计算结果(5min泄漏量) |
1 |
死亡半径 |
21 |
2 |
重伤半径 |
30.9 |
3 |
轻伤半径 |
52.4 |
4 |
爆炸火球半径 |
20.2 |
5 |
火球持续时间 |
5.5 |
6 |
冲击波最大超压 |
18.3 |
7 |
目标热辐射通量 |
38.7 |
8 |
爆炸总能量 |
1524.9 |
9 |
爆炸破坏半径 |
76.9 |
根据蒸汽云爆炸事故模拟计算可知:CNG储气瓶组发生泄漏,5min泄漏时间内死亡半径为21m,重伤半径为30.9m,轻伤半径为52.4m,爆炸破坏半径76.9m。
从本项目外环境关系可以看出,本项目CNG储气瓶组周围80m范围无环境敏感点,处于爆炸破坏半径之外。
7.2.4风险值计算
由于本项目储罐泄露事件都不会对项目建设地周边人群造成明显危害,只是对周边空气环境造一定污染。因此本建设项目风险值计算中,以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来估算本项目风险值。
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定义为:
风险值R(后果/时间)=概率P(事故数/单位时间)×危害程度C(后果/每次时间)
风险可接受分析将采用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Rmax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L比较,根据安全评价报告,本项目出现事故时不会造成周围居民伤亡,而对居民的财产损失则难以估算,因此本项目环评提出以风险概率替代风险值的建议。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胡二邦主编,2000年6月第一版)可知,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如下表7.2-6:
表7.2-6各种风险水平及可接受程度
风险值(死亡/a) |
危险性 |
可接受程度 |
10-3数量级 |
操作危险性特别高,相当于人的自认死亡率 |
不可接受,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改进 |
10-4数量级 |
操作危险性中等 |
应采取改进措施 |
10-5数量级 |
与游泳事故和煤气中毒事故属同一量级 |
人民对此关系,愿采取措施预防 |
10-6数量级 |
相当于地震和天灾的风险 |
人民并不担心这类事故发生 |
10-7数量级~10-8数量级 |
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 |
没人愿为这种事故投资加以防范 |
本项目出现最大可信灾害事故的风险值为1.293×10-5,对照上表可知,在采取进一步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建设的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7.3风险管理
7.3.1风险减缓措施
7.3.1.1设计方面的环境风险事故预防措施
(1)自控系统安全设计:系统采用的硬件、软件和网络具有同期先进水平,并经过实践考验证明其是安全、实用的产品;系统中重要部位为冗余设置,当发生故障时,能自动进行故障切换,自动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为运行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以保证系统正常、可靠、平稳地工作;系统能定期对自身进行自诊并形成报告,能监视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以便对系统进行维护和维修;处于爆炸危险性场所的仪表设备按隔爆型和本质安全型设计;在容易发生泄漏和火灾的敏感场所,设置火灾检测和可燃气体探测器,报警信号传到各站控室,值班人员或操作人员将通过报警类型和报警级分别进行相关的处理;在各传输接口、通信接口、供电接口等有可能将雷电感应所引起的过电流与过电压引入系统的关键部位,安装电涌保护器,以避免雷电感应的高压窜入,造成设备损坏。
(2)总图布置:站内各建、构筑物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防火、防爆间距布置,尽量使建筑物与工艺设备区分别处在全年主导风向两侧;与附近其它公用设施的安全防火间距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并尽可能将防火安全间距控制在各场站内;各类场站设有足够的生产操作和设备检修的作业通道及消防通道,消防通道以环形闭合为主,安全性好,灵活性高,在场地受限制的地方,设置回车场场地,便于回车;利用场站内道路进行功能分区,将生产区和辅助区分开。
7.3.1.2施工时环境风险事故预防措施
科学施工:严格挑选施工队伍,应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单位和施工队伍,并有第三方对其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施工单位应持有劳动行政部门办法的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管线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体系进行100%无损伤、焊接检测、智能化测试及实行运营后检查体制等方法。施工质量保证对城镇地区来说尤其重要。
(2)加强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理,严格按设计要求,严格遵守施工规定;实施严格的施工监理制度,应由有资格的监理单位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3)对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即附件,应严格进行施工安装前的质量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安装。
7.3.1.3运营期环境风险预防措施
1)项目设施措施
(1)项目设置安全保护系统,定期检查设备,如有发现问题,应立即关闭相关机械设施,进行机械维护,并且应定期检查设备安全保护系统(如截断阀、安全阀、放空系统),并按要求定期检修天然气储罐。
(2)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和完好标准。具体的生产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维护保养。强化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对设备检验过程中查出的问题应组织力量及时排除。
2)项目管理制度措施
(1)建立健全的技术档案,包括前期的科研文件、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整套施工资料、相关部门的审批手续及文件等。制定详细的岗位操作规程等。
(2)做好岗位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主要为项目的工艺流程、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岗位操作规程、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知识、消防器材的使用与保养等进行培训,做到应知应会。
建立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建立事故应急抢险救援预案,预案应对抢先救援的组织、分工、报警、各种事故(如LNG少量泄漏、大量泄漏、直至着火等)的处置方法等,并定期进行演练,形成制度。加强消防设施的管理,定期检修(测),确保其完好有效。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与考核,通过检查与考核,规范操作行为,杜绝违章,克服麻痹思想。
7.3.1.4消防预防措施
本加气站为易燃易爆的甲类生产场站。
在总平面布置上严格遵照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版)和《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中的有关规定。站区内部建筑物之间以及站内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符合规范要求,重要场站设环行消防通道。
为防止发生废水事故排放,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应在厂区设置消防应急水池和事故水池。
(1)消防水池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站区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按一次考虑,综合分析,加气站消防水量远小于气化站消防水量,以气化站一次着火计算本站消防用水量。
当LNG储罐罐体出现损坏,液态LNG大量泄漏并通过导槽进入集液池,此时不可开启水喷淋装置,水仅可用于冷却受到火灾热辐射的储罐和设备。根据1×60 m3LNG储罐区的平面布置,在LNG储罐罐顶和罐壁设置水喷淋装置,最不利情况为对1个储罐进行喷淋,着火罐保护面积按1个储罐的全面积考虑,水喷淋装置的供水强度为0.15 L/(s· m2);同时在储罐区周围设置室外消火栓及带架水枪,水枪用水量为20L /s,储罐区火灾连续时间按3小时考虑。
本项目集液池长×宽×高=2000×2000×1500,泡沫淹没深度H=2.0m,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经计算泡沫最小供给速率为62 L/S,选用PFS3高倍数泡沫发生器,该泡沫发生器泡沫生成量为650 L/S,可满足本站要求。该发生器采用压力泡沫混合液驱动水轮机,压力水由泡沫消防泵提供,气化站进口压力按0.60MPa考虑。泡沫液储量0.16m3,水流量2.1 L /s,系统泡沫液和水连续供应时间超过40 min。
LNG储罐区消防用水量Q=Q水喷淋装置+Q水枪=37+20=57 L/s,Q泡沫=2.1L/s,V有效容积=57×3.6×3+2.1×3.6×40/60=620.6m3。
考虑安全因素,本站需设置1座有效容积大于620.6m3的消防水池。项目加气站与相邻气化站同时建设运营,气化站拟设置800m3的消防水池,该消防水池可同时满足加气站消防废水需求量。
本站室外消防给水采用低压给水系统,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呈枝状布置。建筑物周围室外消火栓布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8.2.8条的要求。
(2)应急水池
根据《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项目设置以下容积的应急水池:
V总=(V1+V2-V3)max+V4+V5
注:(V1+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取其中最大值。
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
注: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2=∑Q消t消
Q消——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同时使用的消防设施给水流量,m3/h;
t消——消防设施对应的设计消防历时,h;
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V5=10qF
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
q=qa/n
qa——年平均降雨量,mm;
n——年平均降雨日数。
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a;
经计算,应急水池V5容量为169.2m3,本设计方案中未设置应急池,本环评要求设置一座容积不小于170m3应急水池。
7.3.1.5气源泄露补救措施
本项目的气源泄漏后主要是非甲烷总烃气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配备天然气浓度超限报警装置,一旦发生气体泄露,可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根据拟建工程储气瓶的特点,当发生较大泄漏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正确分析判断突然事故发生的位置,用最快的办法打开截断阀,同时组织人力对天然气扩散危险区进行警戒,严格控制一切可燃物可能发生的火源,避免发生着火爆炸和蔓延扩大;
②立即将事故简要报告上级主管领导、生产指挥系统,通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加强防范措施;
③组织抢修队伍迅速奔赴现场。在现场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按照制定的抢修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分工负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抢修。
7.3.2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评价的相关要求运行,需根据国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要求,另行委托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与周边其它企业的风险应急预案协调考虑,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指挥。一旦发生重、特大风险事故发生,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严格分级响应。应急预案立足于安全事故的救援,立足于本部门的自援自救,立足于公司及所在地社会救援的救助。
7.3.2.1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编制风险应急预案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预案应针对可能造成本企业或本系统区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等;
②预案应以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为基础,作为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③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④企业编制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⑤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⑥预案应确保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应把预案作为重大危险设施维持安全运行状态的替代措施;
⑦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和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7.3.2.2应急预案主体内容
制定天然气泄漏事故应急预测案的主要内容见表7.3.2.2-1。
表7.3.2.2-1 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序号 |
项目 |
内容及要求 |
1 |
应急计划区 |
危险目标:储罐(储气瓶)、调压区、环境保护目标 |
2 |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
公司、地区应急组织机构、人员 |
3 |
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
规定预案的级别及分级响应程序 |
4 |
应急救援保障 |
应急设施,设备与器材等 |
5 |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
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报警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 |
6 |
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 |
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
7 |
应急检测、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 |
事故现场、邻近区域、控制和清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 |
8 |
采取应急措施和组织计划 |
事故现场、受事故影响的区域居民,应急措施 |
9 |
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 |
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 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 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
10 |
应急培训计划 |
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练 |
11 |
公众教育和信息 |
对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
7.3.2.3事故分级及应急计划区
(1)事故分级
本项目主要考虑的风险事故分储罐泄漏等事故,根据泄漏量、是否点燃等分为二级,划分标准如下:
①一级事故: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属一级事故。
储罐破裂或发生泄漏,发生有人员伤亡的燃气爆炸或火灾事故。
②二级事故:当发生以下情况,属二级事故。
设备失效但未发生泄漏。
(2)应急区域
应急计划区为事故发生地点及附近的企业、单位和居民区等。
7.3.2.4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通讯方式
(1)机构、人员及职责
当发生特大事故时,需要当地政府启动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本项目的应急组织主要是针对建设单位内部的组织,并与当地政府应急预案相衔接。企业内部应急组织及职责见图7.3.2.4-1。区域应急组织见图7.3.2.4-2。
总指挥由公司负责人担任,副总指挥由公司安全负责领导担任,成员主要为公司中层干部。职责为:清楚估计事故的严重程度及危害程度;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协助政府救援组织和其他救援单位的救援工作;负责事故信息的发布;事故平息后,安排有关人员处理善后工作(事故调查、恢复生产、安顿人员等)。
现场操作人员在管理人员到达之前,应能基本准确判断事故级别,并正确报告。对于以上组织和人员,建设单位应编制应急处理组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2)通讯联络
①值班人员发现事故或紧急事件后,立即通知安技部管理人员,严重及以上事故须立即通知抢修中心支援和周边单位做好防备。
②抢修中心接报后根据事故严重程度按图7.3.2.4-1 所示流程通知相关人员及单位。
③加气站(有值守)与后方设施通讯联络主要选择有线方式,备用移动电话通讯方式;其他采用移动电话通讯方式。常备公司抢修电话、公司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管网所、抢修队、安技部负责人、工程公司负责人等联系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
图7.3.2.4-1 企业内部应急组织图
图7.3.2.4-2 风险事故应急组织系统基本框图
7.3.2.5预案分级响应条件
(1)预案分级
根据事故分级,应急预案分2类,与事故分析相对应。
(2)相应条件
a.发生二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b.政府应急联动要求c.发生次生或衍生事件,达到本预案响应要求。根据对突发事件分级的判断,启动的应急预案对应关系见表7.3-2。
表7.3-2 事故分级及预案类别
事故分级 |
出动类别 |
一级事故 |
一级预案 |
二级事故 |
二级预案 |
7.3.2.6应急设施及保障
根据应急预案分类,应急设施见表7.3-3。
表7.3-3 各类预案出动人员
预案类别 |
人员 |
一级出动 |
抢修值班人员1人先行出动。 全体抢修人员出动。 上报管网所负责人、公司副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视现场情况上报公司总经理。 110赶赴现场。 |
二级出动 |
抢修值班人员1人出动。 |
技术保障:
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人才和技术设备,提供在应急状态下的技术支持。组建专家库,主要由环境监测专家、环境评估专家、生态专家、特殊风险(火灾、爆炸)工程专家、危险化学品专家、气象专家等组成。应急状态,应急救援应与当地政府配合,以得到医疗、卫生、环保、公安、消防、运输、气象等部门的技术支持。
7.3.2.7事故应急处理基本措施
(1)值班室接报出动
接报后,值班人员应应尽量向举报人询问清楚事故发生的地点,严重程度,举报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记录在《值班日志》内。
(2)判断确认事故级别
先行到达现场的人员应封锁现场,了解情况,判断事故级别,并尽快查找泄漏点,现场情况及时反馈值班室。
(3)关闭相关阀门
当确认为泄漏区后,应关闭相关阀门。
(4)确定泄漏扩散范围
根据现场的风向及现场环境等实际情况,从燃气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地方向外扩张20-30米作为警戒区。
(5)现场围护警戒
①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警方协助封锁路面及交通、疏散人群,向警方明确封锁范围,非抢修人员及非消防人员应留在警戒范围外,必要时通知消防戒备。
②警戒现场使用天然气检测设备随时测量空气中天然气浓度,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必须采取措施隔离所有点火源,包括一切明火、点火用具,关闭移动电话等;当燃气浓度较高,有造成窒息可能时,进入现场人员应配戴呼吸设备。
③当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区域发生变化时,应扩大警戒范围。
(6)确认泄漏点
①抢修人员应分区对储罐进行查漏。
②在查找漏点的同时,使用防爆风机进行强制排风,或由消防人员进行喷淋对散发的气体进行稀释。
(7)漏点修复
确定漏点后对漏点进行修复。对储罐进行丝扣或焊接修复。
(8)恢复通气
漏点修复后,对储罐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重新置换,恢复作业。
根据《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各级人民政府预案的相关规定,当发生的突发事件超出本公司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范围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请求支援,并接受当地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积极参与已经救援行动。同时也要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发出的应急救援请求。
7.3.2.8应急关闭程序
事故处理完毕,由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下达应急预案关闭指令。若存在两级以上应急预案,则要保证上级预案关闭后下一级的预案方可关闭。
7.3.2.9事故应培训及演练计划
(1)演练时间:每季度至少演练一次。
(2)演练人员应在收到群呼或电话通知后15分钟到达现场,并在指挥部签到。
(3)各功能小组由小组负责人统一指挥,而小组负责人则由指挥部统一指挥。
(4)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对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整改。
(5)预案原则上每三年进行一次评审和修订,根据工艺、输气规模变化或演练的不符合项进行及时的修订。
7.3.2.10教育和信息发布
(1)定期开展天然气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
(2)向公众宣传加气站管理法律法规,引导公众在加气站附近施工作业的安全知识。
(3)建立事故发生后的信息发布规程,并落实事故新闻发言人。
7.4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根据前面风险识别结果,本项目运营期涉及的天然气属可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物质。项目日常储存量低于相应临界量,本项目系统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最大可信灾害事故的风险值为1.293×10-5/a,对照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可知,在采取进一步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建设的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蒸汽云爆炸事故模拟计算可知:LNG储罐发生泄漏,5min泄漏时间内死亡半径为21m,重伤半径为30.9m,轻伤半径为52.4m,爆炸破坏半径76.9m。
从本项目外环境关系可以看出,本项目周边为企业,最近距离为莆田东坡小学,大于76.9m,不处于爆炸破坏半径之内,项目事故发生时对居民点影响不大。在本项目切实做好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项目的环境风险是可控的。本项目采用了较为严格的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与环境风险事故防范要求是相符的。并制定了风险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将可迅速响应,采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小。
因此,在落实上述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后,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八、清洁生产分析
8.1清洁生产分析
8.1.1输送气源分析
经建设主体单位确认,本工程LNG气源主要由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统一调度提供,以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莆田秀屿港LNG 接收站作为该项目的LNG第一供应气源。天然气本身就属于清洁能源,具有热值高、污染小的特点,既有利于节能,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8.1.2生产工艺和生产设施的先进性
8.1.2.1节能降耗技术
(1)项目选择节能型电气设备:加气站的动力、照明、供电等设备在保证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了节能产品和设备,降低运行中的能耗;
(2)按要求配置了能源计量仪表,树立节约意识;
(3)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节能的需要,使单位面积能耗指数达到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水平。
8.1.3施工期清洁生产管理
(1)文明施工:严格遵守制管、焊接、施工等规定,做到工完料净,并清理回收废料;
(2)拟采取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分层回填的方式;
(3)尽量利用已有道路,减少施工便道占地,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8.1.4运营期清洁生产管理
(1)在计划检修期间,通过关闭截断阀,并将维修段内天然气降至最少的放空量,有效降低检修时天然气的放空损耗;
(2)定期清理,提高槽车卸车效率,设有清管器接收、发送装置,以便定期清管,降低能耗。
8.1.5清洁生产管理
(1)建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建议建设单位建立HSE管理体系,实施HSE管理。施工间建设单位应设环保人员与环保部门配合、协调,共同实施保护环境的措施;工程投产后,拟设专职或兼职环保人员,负责处理生产中的环境问题,领导和组织本单位的环境监测,负责组织、落实和监督本单位的环保工作。
(2)站场清洁生产: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注重对设备密封面的检查和维护,减少天然气泄漏;
(3)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环保人员培训,提高职工清洁生产意识和技能。
8.2清洁生产建议
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将加气站放散管口加装点火装置,在事故及检修放散时,在确保加气站安全的前提下,将天然气点燃,降低总烃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
确保各节水设施正常运行,节约水资源,同时确保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严格执行生活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处理厂。
8.3清洁生产结论
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的项目,项目的建设将减少涵江区的CO、NOX等的排放,对涵江区来说,本身就是一项清洁生产措施;此外本项目生产设备先进,施工方式先进。整体而言,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较高。
九、污染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9.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9.1.1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产生的地坪冲洗水等生产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后,与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一并定期清掏外运。
(2)施工人员将租住在项目附近的民房,生活污水依托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9.1.2施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采取洒水、覆盖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
(2)及时清扫,并洒水防尘。
(3)及时清运建筑垃圾。
(4)施工场地出入口须进行硬底化,设置车辆冲洗设备及洗车槽,出口附近应定时清扫,防止运输车辆将泥土带出工地污染路面。
(5)施工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采用清洁型燃料,并在车辆及机械设备排气口加装废气过滤器。加强对设备及车辆的维护保养。
9.1.3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优先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和工艺。
(2)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保证各类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转。
(3)对各施工环节中噪声较为突出且又难以对声源进行降噪的设备装置,应采取临时围障措施,围障最好辅以吸声材料,以此达到降噪效果。
(4)接触高噪声施工人员配戴防声头盔、耳罩、耳塞等个人防噪声用具。
9.1.4施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要实行袋装化,集中送至指定堆放点,由环卫部门清运。
(2)建筑垃圾主要成分是废弃的建筑材料等。施工期的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可回收的部分进行分类收集卖给废品公司,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
9.1.5施工期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项目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开挖的土地须马上压实,若在施工期间适逢下雨,则须用塑料布覆盖松软作业面及土堆;建议在工地、场地四周应设环行截水沟,末端设置沉淀池等,将水土流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9.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9.2.1运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9.2.1.1项目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
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位于莆田市白塘镇东墩村和显应村,厂区占地110亩,设计污水处理量总规模为远期32万 t/d(2020年),现状污水处理规模为16万t/d(一期为8万 t/d,于2002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扩建至16万t/d,也已投入运营)。经了解,污水厂目前进水量为15万t/d,当前还可接受1万t/d 的进水量,另外,闽中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及配套管网项目将扩建污水处理8万t/d,预计2018年前可投入使用。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1866.86t/a,仅占污水处理厂24万t/d的0.78%,所占比例小。
项目所在地为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的收集服务范围内,该污水处理厂采用强化脱氮除磷效果的A 2 /O处理工艺,项目产生的废水从水质、水量、接口、处理工艺、标准许可、接纳容量分析,项目污水的纳入不会对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造成冲击。因此,莆田市闽中污水处理厂接收本项目废水是可行的。
项目运营期生产废水经隔油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三级标准后经市政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
本项目运营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后,其中 NH3 -N、总磷参照 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B等级标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排至闽中污水处理厂。化粪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成本低、安装维修及操作容易,目前广泛应用于企业生活及工业废水的治理。
① 三级化粪池工作原理
项目生活污水进入化粪池,由厕所管道进入第一池,池内粪便产生沼气开始
发酵分解,因比重不同粪便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比较浓的粪渣垃圾,下层为块状或颗粒状粪渣,中层为比较清的粪液,在上层粪便和下层粪渣中含细菌和寄生虫卵最多,中层含虫卵最少,初步发酵的中层粪液经过化粪管流到第二格池,第二格池内再化酵分解沉淀后溢流到第三格,第三格池再经过沉淀过滤后清水排放。第1池、第2池、第3池的容积比为2:1:3,粪便在第一池需停留20天,第二池停留10天,第三池容积至少是二池之和,化粪池对 COD Cr 、BOD5 、SS 的处理效率分别为15%、9%、30%,氨氮不削减。
② 处理效果分析
化粪池处理效率约为CODCr40%、BOD530%、氨氮3%、SS50%。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CODCr、BOD5、SS可达到GB8976-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氨氮、总磷可达到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表1中B标准。
9.2.2运营期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1)在开罐检查时,储罐不同时开罐。
(2)企业需加强员工操作培训,减少加气机无组织排放情况。
(3)加强管理和设备维修,及时检修、更换破损的管道、机泵、阀门,减少和防止跑冒滴漏和事故性排放,同时安装报警系统,以预防滴漏事故的发生。
9.2.3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主要噪声污染源集中在生产区(泵)、加气机,建设方需采取必要的减震、消声、隔声等措施,确保在今后运营过程中厂界噪声能持续达标,建议建设方采取下列措施消声降噪:
①生产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源强。
②对高噪声设备(低温潜液泵、气化器等)采取安装隔音、减振、消声等措施,如安装减震胶垫、安装吸声体材料等,达到综合降噪的效果。
③加强管理,建立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的管理制度,以防止设备故障形成的非正常生产噪声;加强职工环保意识教育,提倡文明生产,防止人为噪声;强化行车管理制度,设置降噪标准,严禁鸣号,进入厂区低速行驶,最大限度减少流动噪声源。
④在厂区及厂界周围加强绿化植树,能够有效降低噪声。
采用上述噪声控制和管理措施,可使厂界持续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相关标准限值。
9.2.4运营期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统一堆放,由环卫部门定期统一清运处理。生产固废含油废物需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理。项目固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十、环境管理
10.1环境管理
要求企业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并将企业的环保工作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指派专门的环保专员负责企业的各项环保工作,实施环保设施的运行、检查、维护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10.2排污申报
(1)排污单位于每年年底申报下一年度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等情况,并提供与污染物排放有关的资料。
(2)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必须按批准的排放总量和浓度进行排放。
(3)排放污染物需作重大改变或者发生紧急重大改变的,必须分别在变更前15日内或改变的3日后履行变更申报手续。
(4)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应当依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走交纳排污费。
10.3三同时制度
(1)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措施、固废处置措施、减振降噪设施、绿化等,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做好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处理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污染处理设施有较高的运转率;
(3)污染处理设施因故需拆除或停止运行,必须事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4)在试运行3个月内,建设单位应向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该建设项目方可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
10.4环境监测制度
建设单位应定期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对项目的废水、废气、噪声等进行监测。监测计划为:
(1)废水:
监测点设置:项目污水排放口。
监测项目:SS、CODcr、BOD5、氨氮、石油类。
监测频率:每年1次,每次监测1天,每天采样2次。
采样及分析方法:按照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2)噪声:
监测点设置:厂界四周。
监测项目:昼、夜等效A声级。
监测频率:每年度一次。
测量方法:按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3)废气
监测点位:项目厂界、北侧东坡小学、啤酒厂员工。
监测项目:非甲烷总烃浓度。
监测频率:每半年1次。
十一、环境保护投资及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环保投资主要用于污水治理设施、降噪设施、固废处理等,该项目环保投资约18万元人民币,约占总投资的3.6%,具体投资见表11.1-1。
为确保建设单位所在区域的环境达到功能区划的要求,建设单位应按本报告提出的要求进行污染防治,以减轻废水、噪声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样才真正达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的协调发展。
表11.1-1 环保投资估算(万元)
序号 |
类别 |
投资费用(万元) |
备注 |
1 |
废水治理 |
8 |
隔油池、三级化粪池等污水处理系统 |
2 |
噪声治理 |
5 |
高噪声设备(低温潜液泵、气化器等)安装隔音、减振、消声等措施,采取围墙、绿化带等隔声降噪措施 |
3 |
固废处理 |
1 |
垃圾桶、固废临时储存间 |
4 |
绿化及景观建设 |
4 |
厂区景观、绿化 |
合计 |
18 |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 |
占总投资的比例 |
3.6% |
环保设施投入运营后,对减少废水、废气、噪声污染起到积极作用,对减轻环境负担,增加就业人数起到一定的效果,将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十二、总量控制与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12.1总量控制
12.1.1总量控制因子
根据国家总量控制的要求及项目的排污特点,确定本项目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如下:
水污染物:COD、氨氮。
12.1.2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运营期水污染物纳入总量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其排放量分别为:COD:0.4691t/a,NH3-N:0.0722t/a。
项目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由闽中污水处理厂统计在内,因此,本项目排放的COD和NH3-N的总量控制指标不需调剂。
12.2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排污口规范化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总量控制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排污口规范化有利于污染源管理、现场监督检查,促进企业强化环保管理,促进污染治理,实现科学化、定量化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废水
根据环保有关规定,本工程建成后,应设置一个废水排污口,并按照国家标准GB15562.1-1995《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的规定,设置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
(2)废气
废气排放口应该预留监测口并设立标志牌。
(3)固体废物
设立一般固体废物标志。
建设单位应如实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规范化排污口标志登记证》有关内容,由环保主管部门签发登记证。建设单位应把排污口的性质、编号、位置、以及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排放规律、排放去向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进行建档管理,并按规定抄报环保主管部门备案。
十三、结论与建议
13.1项目概况
②建设单位:旷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③建设性质:改扩建
④总 投 资:500万元
⑤建设地点: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国欢西路码头村
⑥职工定员:10人
⑦食宿情况:无人食宿
⑧工作制度:人员——二班制、每班8小时,365天/年
⑨建设规模:总用地面积10600m2,总建筑面积:1047m2
⑩总规模:CHG日加气能力2万Nm3/d、LNG日加气量2万Nm3/d
14.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评价对照国务院2005年12月2日发布的关于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文件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版),项目属于鼓励类,故本天然气燃料作为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14.3项目选址、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项目选址于莆田市涵江区 ,根据附图6涵江区燃气规划管网布置图项目建设符合《涵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年)》。项目所在区域交通便利,建设条件好。生产所需原辅材料来源广泛,水电资源能满足本站生产要求,项目选址合理。
该加气站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按照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布局,LNG工艺生产装置区、CNG工艺生产装置区、辅助服务区、加气作业区。项目总平面图布置各个分区之间及各个分区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按照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表4.0.8 CNG工艺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表4.0.9 LNG设备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m)”规定, 。设计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明确、工艺顺捷、流畅,使用及管理均较方便,平面布置是合理的。
14.4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14.4.1水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周边梧梓河水质指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
项目施工期生产废水可项目产生的地坪冲洗水等生产废水,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后,与化粪池处理的生活污水一并定期清掏外运。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及道路的洒水,不外排。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民宅现有污水设施,对当地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运营期综合废水经处理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的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指标参照《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B等级标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闽中污水处理厂,对纳污水体影响不大。
14.4.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项目运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无组织排放标准。企业需加强员工操作培训,减少加气机无组织排放情况;加强管理和设备维修,及时检修、更换破损的管道、机泵、阀门,减少和防止跑冒滴漏和事故性排放,同时安装报警系统,以预防滴漏事故的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项目运营期废气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14.4.3声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位于涵江区,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靠路一侧声环境现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其余区域声环境现状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项目机械设备运行噪声经距离自然衰减,以及隔声、减震、降噪等措施后,厂界噪声排放值可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标准限值,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14.4.4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要实行袋装化,集中送至指定堆放点,由环卫部门外运。施工期的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可回收的部分进行分类收集卖给废品公司,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由环卫部门外运。运营期,项目固体废物进行安全处置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
14.5清洁生产分析结论
该项目从原料、能源、工艺的选择,以及各污染物的处理措施等,均努力按清洁生产工艺要求把污染预防、清洁生产的战略思想贯彻其中,达到了持续改进的目的,基本符合清洁生产和环保的要求。
14.6风险评价分析
根据前面风险识别结果,本项目运营期涉及的天然气属可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物质。项目日常储存量低于相应临界量,本项目系统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最大可信灾害事故的风险值为1.293×10-5/a,对照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可知,在采取进一步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建设的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蒸汽云爆炸事故模拟计算可知:LNG储罐发生泄漏,5min泄漏时间内死亡半径为21m,重伤半径为30.9m,轻伤半径为52.4m,爆炸破坏半径76.9m。本项目环境敏感点(莆田东坡小学)距离项目CNG储气瓶组大于76.9m,不处于爆炸破坏半径之内,项目事故发生时对居民点影响不大。在本项目切实做好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前提下,项目的环境风险是可控的。
因此,在落实上述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后,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14.7总量控制
运营期废水排放量为1866.86m3/a,COD:0.4691t/a,NH3-N:0.0722t/a。项目废水经污水处理措施处理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三级标准后纳入闽中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由闽中污水处理厂统计在内,因此,本项目排放的COD和NH3-N的总量控制指标可不需调剂。
14.8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合理、合法,建设时机成熟,只要采取本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本项目可能发生的不利社会稳定的综合风险值较小,风险程度低,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不大。
14.9主要对策措施与建议
14.9.1主要对策措施
搞好污染防治是该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建设单位应切实落实以下环境保护措施,详见表14.9-1及14.9-2。
14.9.2建议
鉴于项目建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除落实报告中提出的各项污染处理措施及建议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本环评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⑴根据环评要求,落实“三废治理”费用,做到专款专用,项目实施后保证足够的资金,确保污染防治措施有效运行,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
⑵加强环境管理和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环保意识;
⑶搞好绿化,使之美化和净化工作环境;
⑷加强环保设施管理,提以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表14.9-1 施工期环保措施要求一览表
序号 |
项目 |
环保措施 |
指标与要求 |
1 |
施工人员 生活污水 |
施工人员租住在附近的民房,生活污水依托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 |
不直接排入水体 |
2 |
施工 噪声 |
①优先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和工艺。 ②加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保证各类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转。 ③对各施工环节中噪声较为突出且又难以对声源进行降噪的设备装置,应采取临时围障措施,围障最好辅以吸声材料,以此达到降噪效果。 ④接触高噪声施工人员配戴防声头盔、耳罩、耳塞等个人防噪声用具。 |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排放限值(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 |
3 |
固体废物 |
①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要实行袋装化,集中送至指定堆放点,由环卫部门外运。 ②建筑垃圾应集中堆放,可回收的部分进行分类收集卖给废品公司,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由环卫部门外。 |
无固体废物排放 |
4 |
大气 污染物 |
①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采取洒水、覆盖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 ②及时清扫,并洒水防尘。 ③及时清运建筑垃圾。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一级标准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mg/m3、 非甲烷总烃周界外浓度最高点≤4.0 mg/m3 |
表14.9-2 营运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及“三同时”竣工验收一览表
序号 |
污染源 |
治理措施名称 |
验收要求 |
标准限值 |
1 |
生活污水 |
化粪池 |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三级标准;氨氮、总磷指标参照CJ343-20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中B等级标准 |
COD≤500mg/L、BOD5≤300mg/L、SS≤400mg/L、氨氮≤45mg/L,总磷≤8mg/L |
生产废水 |
隔油池、化粪池 | |||
2 |
非甲烷总烃废气 |
加强管理、通风排气 |
非甲烷总烃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
非甲烷总烃≤4.0mg/m3(周界外浓度最高点) |
3 |
噪声 |
主要产噪设备选用低噪设备、,设置采用有效的植树绿化措施 |
运营期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南侧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 |
3类:昼间≤65dB(A),夜间≤55dB(A) 4类:昼间≤70dB(A),夜间≤55dB(A) |
4 |
生活垃圾 |
环卫部门处理 |
验收措施落实情况 |
---- |
5 |
排污口规范化 |
污水处理站排放口应规范化设置 |
标准化排污口 | |
6 |
环境管理 |
环保组织机构及规章管理制度;环保设施建成及运行记录;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情况 | ||
7 |
风险管理 |
另行委托编制相应应急预案,储气瓶组24.4m半径内不建设人员集中的建筑,如学校、医院及集中居民点等,也不建设车站、劳动密集型工厂等。 |